返回

臺灣防疫與紓困振興政策之經濟成效研析 

編號: PR2373-1

作者: 張傳章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21.12


摘要:

鑑於COVID-19疫情的全球爆發,推升全球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嚴重衝擊世界各國經濟。各國紛紛採取必要措施以控制疫情蔓延,同時運用多項紓困振興政策緩解衝擊。因應美國大選後美中經貿形勢變化,及中國大陸即將進入「十四五」時期。臺灣產業的經營策略調整,除需關注全球疫情的衝擊外,亦需高度關注美中局勢變化之可能發展與影響。 

承上述國內外情勢之變化,短期內,有必要針對我國因應疫情衝擊所提出的各項紓困振興措施之執行效益進行研析;中長期則應對重要國際情勢有所掌握。據此,本研究共分四大篇,第一篇為紓困振興措施對就業市場的影響、第二篇紓困振興措施對金融業的影響、第三篇紓困振興措施對服務業的影響,以觀光業為例;第四篇之一為中國十四五政策對台灣的影響、第四篇之二為美國大選後對全球產業之影響以及臺灣因應之發展戰略。最後結論篇整理本研究各篇的結論與建議。 

 第一篇紓困振興措施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本研究採用「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擬Covid-19疫情及紓困振興方案對臺灣總體經濟和勞動市場的影響。首先,實證模擬結果顯示,COVID-19疫情在不同時間點會對不同行業產生不同的影響。其次,若不採取干預措施阻止疫情傳播,將對國內就業市場產生嚴重影響。臺灣的紓困振興政策,可視為一種產業導向的模式,更符合成本效益的政策思維。 

鑑於臺灣近期經驗,紓困振興政策似乎只能可緩解部分因COVID-19疫情爆發所造成的就業衝擊。惟疫情發展至今,可預見未來疫情仍可能多次復發或出現變種病毒,且未來亦可能產生定期性的疫情爆發,本研究建議應持續關注各行業在疫情發展下的變化,且隨時關注並研擬紓困振興措施的相關產業配套方案。 

 第二篇紓困振興措施對金融業的影響 COVID-19爆發期間,臺灣在成功阻止疫情擴散取得成果並得到普遍認可。台灣除了在公共衛生方面有出色表現外,尚可提供如金融政策等其他方面成功的經驗,尤其減輕企業維繫其資本流動性的壓力。COVID-19爆發後,政府於2020年2月25日頒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作為籌集財源穩定經濟的立法基礎,此重要經驗可作為國際參考。 

我們的研究利用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JCIC)提供的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的數據,以貸款的預期壞帳和附加利息為重點,探討金融業普惠金融產生的紓困振興政策效果。本研究另分析相關金融穩定指標和銀行在救助期間的流動性創造效果。此外,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具普惠金融特質的紓困振興等救濟政策是否擴大「殭屍借貸」規模,以及其貸款發放管道是否存在差異化模式。本章研究發現的概述如下。 

首先,由於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參與此次紓困振興貸款,銀行業有更高的意願與政府政策合作。根據JCJC提供的歷史違約概率,我們可以估計整體救助貸款的違約率在10%左右,預估貸款違約損失在634億新台幣左右。但由於中小企業信保基金的擔保,銀行業將因擴大普惠金融相關貸款中獲得約18億元新台幣的額外利息收入。 

其次,紓困期間(2020Q2–2021Q2)的各項相關金融穩定指標表現,相較於紓困前同樣時間長度的期間(2019Q1–2020Q1),除了個人放款餘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均明顯增加外,逾放比下降與備抵呆帳覆蓋率提升,說明銀行業逾放比率維持在低點,授信品質仍佳;資本水準亦維持適足,且遠高於法定最低標準,顯示銀行業仍能穩健經營。而紓困期間總計銀行流動性創造約98兆,較紓困前約90兆有顯著提升,提升主要原因來自於紓困貸款增加、與活期存款增加。 

第三,在與普惠金融的相關研究,我們發現以企業戶來說,政府的紓困政策措施,可減輕企業戶在疫情下的衝擊,有達到其政策效果;而資本較差的銀行相對於資本較好的同行,其對企業戶的過度放貸,可視為是原有殭屍貸款的延伸,也避免了財務危機公司在疫情期間倒閉;另外以個人戶來說,獲利能力越高與資本體質越好的銀行,越會擔負起個人戶普惠金融的責任。其次,我們也發現,申辦個人戶紓困貸款者,若年紀越輕或學歷較低,其申辦速度越快;另外若是承辦銀行的老客戶,其申辦速度也會比較有優勢;也就是說,承辦銀行確實會以協助金融相對弱勢族群的角度出發,加速他們申請貸款的速度,以達到普惠金融的效果。 

紓困貸款的優先順序其實就像COVID-19疫苗施打分類一樣,為了體現普惠金融的意義與價值,讓金融弱勢者在COVID-19疫情逐步穩定後有機會逐步改善財務情況,強化面對金融風險時的抵抗能力,避免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應是我國政府在追求社會穩定發展上,需要重視且研提具體政策關注的重要施政課題。 

 第三篇紓困振興措施對服務業的影響,以觀光業為例 本篇的研究目的是以臺灣的旅遊業為研究對象,評估COVID-19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和臺灣政府實施的各種紓困振興措施帶來的積極影響。為滿足研究需要,本研究採用臺灣觀光衛星帳和半封閉投入產出模型。透過模擬研究,推估COVID-19疫情造成2020年臺灣觀光產業減損的產值達6,084.7億元,降幅超過50%;而觀光產業的負面影響也將波及其他產業,降低臺灣整體GDP估計達7,942.46億元。此外,也降低了各行各業的勞動需求,達697,928人次。 

另一方面,由於臺灣及早啟動有效的邊境管制,國內觀光並未受到很多限制。政府推出的各種觀光促進和復甦計畫,對消費發揮直接的催化作用。根據推估結果,臺灣政府的紓困及振興方案,共為觀光產業觸發724億元的產值;配合產業關聯效果的傳遞,總體經濟的GDP增加1,073億元,創造97,342人次的工作需求。模擬結果顯示,在實施紓困振興方案的各項措施後,觀光產業鏈的產值訂單、GDP及就業需求將分別降低12.6%、13.5%、13.9%的負面衝擊。由於政府投入與觀光業相關的紓困振興方案總額為249.6億元,共可帶動觀光相關產業1,927.18億元的直接、間接及誘發產值訂單,其產值帶動的乘數效果為7.72倍,可謂成效顯著。 

 第四篇之一「中國十四五政策對臺灣的影響」 本篇的研究發現包括:1.「十四五」規劃擘劃未來發展藍圖,然中國大陸經濟隱憂仍存,我國需防範其經濟下滑外溢風險。2.短期內中國大陸對我國電子零配件或半導體的需求持續提升,政策引導帶動在陸臺商轉型升級。3.臺商長期將面臨高競爭與生存壓力。4.中國大陸將加速對臺灣中小企業技術與人才磁吸。 

政策建議包括:1.建議建立兩岸產業風險監控機制,掌握重要產業動態。2.在產業發展願景規劃與施政作為,需關注中國大陸產業動向預做因應。3.加強產業技術提升,並致力推動國際合作。4.加強關鍵技術及人才管控,留才攬才是產業發展重要關鍵。 

 第四篇之二美國大選後對全球產業之影響 本研究主要探討拜登政權的政策措施取向、實施與推動策略,以研析美國大選後對全球產業之短中長期影響。本題研究發現主要有四:第一,拜登政策之國際合作策略採取積極參與、多邊或複數的雙邊結盟作法,也形成一些鬆散的國際同盟意向。第二,以美國製造行政命令推動國內產業,要求聯邦採購、聯邦補助及其他形式的聯邦協助都要逐步提高美國國內製造含量。第三,以美國供應鏈行政命令檢視和提升關鍵和基本物資的供應鏈韌性。第四,預期對全球產業產生四項重要影響,包括特定領域的美中技術分流、新興科技產業生態系中集結民主技術聯盟、中國大陸市場特定供應鏈持續發展、為就近滿足市場而建立區域化生產銷售體系等趨勢。 

據此,本研究提出兩點建議。首先,在科研政策層面,我國政治明確選擇跟隨美國,則在政策面要支持學研單位與領導廠商,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新興科技研發生態系。並應強化政策,便捷美國及其生態系國家成員連結我國國內研發設施與科技人才,維持我國扮演美國主導科技應用生態系中的科技人才供給與流通的關鍵角色。其次,在科技產業層面,因應未來經營規範的不確定風險高,我國科技產業政策應強化協助業者觀測國際政策動向,並提供資源協助企業動態檢視戰略、分析風險與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動態,以強化企業動態因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