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生態足跡之計算及歷年(1994-2019)比較 

編號: PR2344

作者: 李永展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20.12


摘要:

本計畫旨在延續過往生態足跡之計算成果,持續追蹤國際生態足跡估算法變革,並建立台灣長期生態足跡變化的趨勢,本計畫接續計算 2012 年到 2018 年的台灣生態足跡,建置台灣生態足跡的資料庫。因此,本計畫主要的研究範圍即為計算 2012 年到 2018 年我國的生態足跡,並與國際生態足跡研究趨勢相互比較,同時檢討 1994 年到 2011 年我國生態足跡的研究和計算結果。 

首先,本計畫檢討歷年生態足跡發現,由於碳足跡的固碳率數值差異,造成我國碳足跡增加將近一倍,連帶影響我國整體碳足跡 2-3 全球公頃/人,本計畫採用最新的碳足跡計算方式,修正過往的生態足跡資料庫。接著,本計畫參考「全球足跡網絡」的「國家足跡估算」手冊,更新 2012 年到 2018 年各年份之等值因子,分別計算各項生物生產力土地足跡後再進行加總。本計畫研究發現,台灣生態足跡從 2012 年的 6.61 全球公頃/人,穩定下降到 2018 年的 6.46 全球公頃/人;其中,耕地足跡穩定下降、碳足跡則小幅上升,這個趨勢與世界趨勢雷同,但台灣的碳足跡佔比近 7 成,略高於世界平均佔比(6 成)。第三,本計畫發現漁業足跡與碳足跡各有 2 項資料來源,導致出現 4 種計算結果,數值最大差距為 1 成;經過專家學者座談會的討論,為求資料的原始性及完整性,本計畫決定採用最貼近原始資料的資料來源,並且囊括最多項目,盡量反映第一手資料及其完整性,使研究結果更貼近現實情況,因此,漁場足跡採用漁業統計年報,碳足跡則採用我國能源局能源統計年報之資料。 

本計畫追蹤國際前瞻研究,發現生態足跡已經透過生態超限日、地球鐘等社會溝通工具,進行永續與環境保護政策的倡議,經過本計畫計算,我國 2018 年的生態超限日為 3 月 14 日。易言之,在 2018 年 3 月 14 日台灣就已經將我國生物生產力土地所能提供的自然資源消耗殆盡,剩下將近九個月的時間都在超支其他國家或未來世代的資源。另外,國際研究已經開始倡導計算地區縣市層級的生態足跡,以強化環境政策的效果。本計畫採用最新的「混合型」計算方式,結合傳統生態足跡與地區級的碳足跡,針對台北市計算 2018 年的「混合型地區級生態足跡」後發現,2018 台北市的碳足跡高達 1.62 全球公頃/人,生態足跡為 2.13 全球公頃/人。 

最後,在全球重視碳排放議題並倡導減碳的現在,該如何強調減碳的重要性並實際達成減碳的目標,是我國未來相關能源及環境政策必須重點努力的方向。本計畫建議相關單位必須仔細考量有效的社會溝通工具與方式,未來若有經費支應,建議利用網站或 App 製作互動介面,將生態足跡及永續發展的概念傳達予社會大眾,且能確實地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學術面向上,第一,建議可以探討台灣生態赤字持續增加的原因。第二,目前生態足跡的研究方法無法反映農地多期復種與遠洋漁業的生產特性,可能造成台灣生態足跡被高估而生態標竿被低估的情況,因此,應儘速建立一個不同於歐美典範的亞洲足跡計算典範。第三,應持續建置第一手資料,使資料來源完備,例如建立地區級的食物生產與消費履歷,在未來糧食安全、食物安全等意義上都有相當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