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國企業就開放資料之加值應用案例研析 

編號: PR2242B11

作者: 張乃文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20.08


摘要:

近年來各國政府就落實將政府資料開放與民眾查詢、利用,滿足人民「知」及「近用」權之政策愈漸普及;民間將資料以開放格式分享供他人使用亦時有所聞。透過開放資料所創造出來之創新服務及商業模式,對於中小企業之數位轉型、增強服務與新創產業之競爭力及進一步開啟數位經濟能量將具相當助益。 

資料經濟創新服商業服務模式及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資料經濟企業體,其重要條件之一即是資料流動順暢與否。在資料開放與流動的觀察上,首重資料從政府到民間(G2B),亦即一般所談政府資料開放。為強化與深入了解政府資料開放帶來的價值,本研究爰以我國企業使用開放資料創造附加價值為探勘核心,整理國家發展委員會與經濟部公佈之企業應用案例,分析目前使用政府開放資料之案例應用領域、使用之資料集類型、創作者類型,以及廠商的行業類別分佈。再者,本研究另外搭配不同應用領域之案例深度訪談,盼能更確切了解目前開放資料應用情況與相關產業生態系之面貌。 藉

由上述量化分析與深度訪談,本研究觀察到我國開放資料利用同時能夠達到政府開放透明以及促進經濟發展之雙重目標。在開放資料利用生態系方面,包含資料來源、服務提供者、服務利用者(個人、企業),還有屬於外部支援系統的產官學研機構以及硬體設備商。其次,觀察開放資料利用生態系發展情況以及相應案例,發現我國企業案例中,政府的開放資料雖必要但在獲利模式中僅是輔助功能 ,獲利關鍵仍是客戶手中握有的內部資料。再者,我國企業因具備完整的資訊能力,多具有國際合作能量,同時可藉由服務提供,成功協助企業數位轉型。 

然而,我國目前開放資料仍面臨挑戰,包括資料格式與品質、政府有價值的資料部份缺乏與業者共享的機制,以及機關對於民間社群資料需求之回應流於恣意,缺乏制衡力量。思酌我國推動情況,本研究建議應優先建構可回應民間資料利用需求之檢核機制,並可考慮設置具有實質權限的資料治理小組,借重外部專家力量,確認政府不開放資料之理由合理程度,並提供資料處理的專業意見,以公私合作的模式,共同促進政府資料開放之發展。最後則是積極推動國際合作開放資料與再利用,擇取跨國共同具有發展潛力之主題領域,共同提出該領域之開放資料,俾能使我國業者加快至他國發展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