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中國大陸經濟情勢觀察與對臺措施研析* 

編號: PR2230A

作者: 劉孟俊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20.12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中國大陸重要經濟情勢與對臺措施變化,基本聚焦於中國大陸「十四五」規劃重點,以掌握中國大陸未來5年發展趨勢。其次,追蹤中國大陸2020年後最新經濟發展趨勢與可能變化,研析中國大陸內部改革與對外開放的問題與調適方向。最後,關注中國大陸對臺措施與香港事件發展後續,瞭解在陸臺商經營調整,並探討對兩岸關係發展之可能影響。 

「十四五」規劃將勾勒出中國大陸後疫情時代的願景,以及中國大陸作為現代化國家的下一階段發展。除了支援中國大陸面對美中貿易戰、疫情等目前不利因素外,「十四五」規劃也將作為階段性任務,銜接「2035年遠景目標」。特別是美中戰略博弈走向長期化,中國大陸首要的任務是加強科技自主創新發展,為未來五年乃至十年出現美中經濟脫鉤和兩個陣營做好準備,降低外部風險。其次則以「擴大內需」為表現形式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預防最壞情況的出現對中國大陸社會和其統治帶來的不利影響,追求最大限度穩定經濟發展。 

因此「十四五」規劃主要做好以下兩件事:一是推動擴內需戰略。係以「新基建」為動能,帶動「新型消費」,並以區域協調發展為思路,帶動地方消費力。二是推動自主創新戰略,追求產業自主創新,關鍵產業供應鏈在地化,以及產業高品質發展,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產業環境,加強市場競爭性。上述現象反映出,中國大陸提出從「以內促外」為出發點的「雙循環」,主要就是為了挖掘需求的潛力來因應。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中國大陸因應外部環境變化而有一系列政策因應,但其存在內部結構與體制性問題難解,相關改革前景不容樂觀。 

在「對臺措施」方面,研判對我國影響不大,但仍需持續關注陸方後續可能提出更多「誘臺」與「融臺」政策來對我國民眾進行「大外宣」。對於我國業者而言,必須審慎看待中國大陸提出的一系列對臺措施。其中,持續關注香港事件與港版國安法後續發展,以及臺灣銀行業赴陸之曝險問題。 

歸納來看,本研究建議如下:首先,考量目前中國大陸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地位,各國難以透過推動「完全脫鉤」的方式來達到去中化的目的,但著眼於有限的目標、採取在局部領域脫鉤(半脫鉤)的政策安排具備一定可行性。面對跨國供應鏈分流要有「美中科技標準可能脫鉤,但全球經貿無法脫鉤」的省思。 

其次,美中貿易戰疊加疫情衝擊,深刻影響在陸臺商布局,並加速了分流發展趨勢,為此,我國因應方向主要有二:一是配合產線移動盡速形成產業聚落;二是在美中之外尋找新型態跨國供應鏈合作機會。 

其三,關注中國大陸擴內需政策的衍生影響。對應中國大陸產業發展趨勢,在下階段的布局,臺商將緊扣智慧製造和智慧城市,未來需要更加關注中國大陸區域戰略、城市群發展,以掌握在陸臺商移轉動向。

最後,關注中國大陸發展全產業鏈思維,追求自主創新對我之影響。特別是因應陸方恐對我關鍵技術強化掌控,建議應於法規面加強投資審查。與此同時,推動數位轉型引領產業發展,留才攬才是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