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氣象資訊應用服務經濟價值分析系統(2/4)委外發展案 

編號: PR2179

作者: 林桓億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19.12


摘要:

研究目的: 

本年度委辦案除了延續過能源、公共衛生、林業等領域的工作外,同時希望開啟觀光、交通運輸領域的初探,以氣象資訊應用服務經濟價值分析的角度進行研究,期能藉由在經濟價值評估上具體呈現量化數值外,更能進一步推動氣象局在氣象資訊應用跨領域服務上,建立氣象資訊應用服務的實務範例,且量化跨領域潛在特製化氣象資訊服務的貢獻,為氣象局往後在各領域的應用服務發展方向上提供重要的參考指標與決策基礎。 

研究成果: 

一、氣象資訊在林業領域應用服務之經濟價值分析 

本年度為林業領域研究的第二年期。依據前期研究成果,將氣象資訊於林業領域之應用歸類為三大類別,包括森林經營價值、森林生態價值,以及森林遊憩價值,並呈現氣象資訊應用於林業之價值空間,歸納出不同「林業領域」於各種不同階段所需之氣象資訊,使用者透過氣象資訊之觀測、預測、傳播、解釋,以及決策運用等方式,最終使氣象資訊產生經濟價值。 

在森林經營價值方面,以德爾菲法探討氣象資訊對森林經營的重要性,並計算氣象資訊應用於森林經營之經濟價值。專家學者認為的氣象資訊貢獻率之平均值為0.847%,將算出之值乘上2019年林業統計之2018年政府投入森林經營預算,可得到森林經營中氣象資訊價值為1,069.9萬元/年;若乘上2019年林業統計之2018年林產產值,則森林經營中氣象資訊價值為117.8萬元/年;若以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之2017年國內林業名目生產毛額計算,森林經營中氣象資訊價值為1,469.5萬元/年。 

在森林遊憩價值方面,根據前年度研究成果,林務局等單位表示氣象局若能提供觀星指數、賞櫻指數等將能提高森林遊憩產值,為此利用條件評估法與Tobit Model分析觀星指數、賞櫻指數等氣象資訊創新商品提供之經濟價值。排除抗議性樣本之結果顯示,觀星指數預測系統提供之資訊價值為27.5億元至34.7億元/年;賞櫻指數預測系統提供之資訊價值為25.0億元至31.9億元,未來若能研發一套觀星指數預測系統供民眾查詢及利用,以及參考他國之櫻花預報方式,提供民眾即時的賞櫻資訊,更能發揮氣象資訊之整體價值。 

二、氣象資訊在觀光領域應用服務之經濟價值分析 

觀光產業是較依賴自然環境與氣候條件的產業,因此相較於其他產業,觀光更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研究已歸納氣象資訊應用於觀光業之價值空間,其中,市場價值包含觀光經營管理價值、觀光災害管理價值;非市場價值包含觀光安全管理價值、觀光環境管理價值,使用者透過氣象資訊之觀測、預測、傳播、解釋,以及決策運用等方式,最終使氣象資訊產生經濟價值。 

為探討氣象資訊對旅遊業重要性與其造成的影響和經濟價值,且藉由此來降低決策的不確定性及減少經濟上的損失,本研究先計算氣象資訊貢獻率,進一步計算氣象資訊應用於觀光業之經濟價值。專家學者認為氣象資訊貢獻率之平均值為1.061%,將算出之值乘上2018年國內旅遊支出總額,可得到氣象資訊在旅遊業中所提供的經濟價值為40.0億元。由此可知,氣象資訊應用在觀光業是值得投資與研究的領域,透過此跨領域的合作,相信對於觀光業經營有很大的幫助,包含退房率的預測、颱風與地震等天災的備案規劃,特殊氣象如雲海、潮汐的觀光價值推廣,甚至是觀光安全的預防等都可以有很好的價值貢獻,而這些價值不只限於經濟價值,同樣包含社會價值及生態價值等公益性價值。對於中央氣象局來說,亦為拓展相關業務的良好機會,讓越多使用者可以更方便、更實際的了解氣象資訊的重要性並提升使用率。 

三、氣象資訊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服務之經濟價值分析 

本年度交通運輸領域為初探階段,年度完成工作包括(1)完成第一階段需求訪談,釐清交通部門氣象資訊用途、缺口、決策行為已及價值空間;(2)完成國內外文獻蒐集,並依據前述價值空間與價值類型,歸納可行價值評估方法;(3)依據敏感度分析結果、影響人次與重要性等考量,本計畫建議交通部門優先評估對象可以都會區陸上運輸為主。

我國氣象資訊在運輸部門的運用發展得相當早,應用的層面亦涵蓋陸、海、空、鐵等。然而,像美國或芬蘭這種氣象資訊服務發展相對成熟的國家,仍有許多需要進一步擴展與應用的方向,這些氣象服務系統的開發,仍有相當可觀的額外效益。 

鑒於氣象資訊服務對於運輸部門及運輸行為的重要性,依據本計畫四年規劃,本年度將優先針對交通運輸領域,進行國內外文獻收集與分析,得出評估的方式多元且適用範圍不同,故考量我國應用環境的特性及優先度,透過文獻探討及專家諮詢方式,提出較適宜的經濟效益分析方法,初步運用生產函數方式於變數上納入技術、資本、氣象因子(雨量與溫度),評估氣象因素對於產業的影響。 

釐清氣象資訊的價值方式多元後,除蒐集國內外氣象資訊在交通運輸的應用案例與未來趨勢,亦於上半年度於各交通領域之規劃設計、管理及營運單位,進行訪談並初步彙整我國於陸運、海運、空運及軌道運輸的氣象資訊需求,藉此歸納其對於氣象資訊需求背後可能產生的決策行為,也就是確認各運輸領域對氣象資訊需求及其擁有的氣象資訊決策行為,最終再推估出各運輸領域的價值空間。 

本計畫為確保初探的綜整結果及後續研究的規劃架構,亦於今年度舉辦兩場專家諮詢會議,透過專家學者及運輸單位共聚一堂進行經驗交流,希冀確定評估方向,以及經濟效益評估方式,最終能既全面亦能收斂初探的範圍,俾有效應用於後續研究,同時提供中央氣象局於氣象資訊在交通領域價值評估的參酌使用。 

四、我國氣象服務產業發展之經濟效益分析 

本研究以文獻回顧方式盤點重要國家(包括美國、歐盟)之氣象產業發展過程及現況。美國NOAA提供的服務,以不同形式影響著經濟運作,然而,其對美國及世界之經濟影響效果,目前未有確切數據可供參考,僅能以概念或個案方式,說明NOAA產品及服務對於美國各產業領域之可能影響及相關貢獻。歐盟除透過歐洲氣候服務市場計畫(EU-MACS)分析氣候服務市場結構、驅動因素、障礙與機會,也藉由氣候服務觀測市場研究(MARCO),評估EU28國家2016/17財政年度的氣象與氣候服務(Weather & Climate Services)市場銷售額約為129.38億歐元。 

今年度選擇日本進行個案研究。近20年來,日本氣象服務產業市場規模呈現飽和,銷售額維持在300-350億日元,市場主要由少數的大規模企業所掌握,其他小規模企業必須自行發展、找尋利基。為使氣象資訊得到更有效的商業發展,日本成立氣象商業促進聯盟做為氣象廳與民間氣象業者的中介平臺,業者透過該聯盟獲得商業資訊,而氣象廳則藉由該聯盟更加了解產業需求。 

為瞭解我國氣象產業發展潛力,本研究亦訪談國內氣象服務公司及海運、零售(便利商店)之業者,建議本土氣象服務公司利用在地化優勢,聚焦國內內需市場提供氣象服務。此外,可建立溝通平臺,媒合各領域業者對氣象服務供給與需求,並作為回饋氣象資訊/服務需求之溝通管道。有鑑於氣象服務為新興產業,相關產業議題分析仍存在許多限制,應針對氣象服務定義、行業分類、統計數據、市場規模推估等,進行長期持續性的研究。 

五、氣象資訊應用服務跨域平臺與相關延續工作之規劃 

此工作除延續前期能源領域、公衛領域氣象應用經濟價值分析之研究成果外,亦進行國際氣候服務與學術交流合作等四大工作項目。 

在能源領域方面,協助氣象局與太陽光電和離岸風電業者合作,建立聯繫管道。在太陽光電方面,天泰/春禾公司著眼於未來國內電力交易平臺成立後所蘊涵的龐大商機,需要尺度更細緻和頻率更高的氣象資訊,藉以提升太陽光電業者發電量預測能力,且基於本身太陽光電場已有日射計並收集相關資訊,主要希望能配合氣象局衛星資料確認發電量預測誤差和演算法的正確性,並已擬定合作備忘錄,僅待局內經合適程序確立正式合作關係。離岸風電業者部分,則因現階段開發商已完成第一階段的選址評估,未來合作的面向,則以施工和運維為主,所需資訊包含波、潮、流與相關海象資訊,且預報長度為兩週,以及至少每6小時提供一次資料,所需資訊需要已經商業化過後的報告而非原始資料。同時,業者建議對綠能產業的發展上,若氣象局能仿效臺電開放資料的作法和方式,將能顯著促進國內綠能產業成長,並極大化社會利益。再者,因目前綠能收費辦法和產業認知與實務上有所落差,故宜進一步修正以符合產業發展。此外,綠能業界普遍需要已可商業化運用的資訊,而非原始氣象資料,建議可設立相關單位或與適宜單位合作,協助產製商業化資訊、深化氣象資訊價值。 

在公衛領域方面,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透過結合「氣象資訊服務」來設計因應措施,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向,而實施後可能帶來的效益及價值,對於氣象單位是重要的課題。因此,需進行氣候與疾病關聯的事前研究,探討可能產生之潛在效益,並將基礎實證研究結果與疾病管理及健康管理結合,進行公衛領域特製化應用服務之案例推展及示範活動。為協助中央氣象局媒合地方縣市政府對氣象資訊之實際需求,以產製符合地方特徵的氣象資訊服務,已於12月4日(星期三)與彰化縣衛生局辦理一場工作會議,針對中央氣象局與彰化縣衛生局可能合作之案例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未來將結合雙方氣象與疾病資料,針對腸病毒、食品安全兩大主題進行基礎研究;此外,配合彰化縣學校校護在寒暑假期間的在職訓練,將邀請氣象局針對氣象預報資訊進行專題演講。 

本研究團隊協助中央氣象局與德國氣候服務中心(GERICS)於10月28-30日在中央氣象局國際會議廳舉辦「2019年亞太氣候服務國際研討會」(2019 Asia Pacific Climate Service Workshop, 2019 APCSW),共計9個國家代表與會,包括德國(GERICS代表)、美國、韓國、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尼與臺灣,共邀請國外講者12位、國外貴賓4位、國內講者8位、國內貴賓5位,蒞臨演講與指導。整體而言,本次會議在成果展現與國際交流方面,皆完成預期的目標,為我國氣候服務發展之知識累積,國際間相關議題的話語權,以及未來合作關係等,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瞭解國際上對於氣候變遷對農業部門甚至是整體社會經濟影響評估之最新研究發展趨勢,特別邀請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農業經濟系榮譽特聘教授Dr. Bruce A. McCarl來臺,於5月16日舉辦一場演講會,以「Recent Studies for the Social Economic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in Agriculture」為題進行專題演講,透過氣溫、水資源、災害損失、全球暖化影響與風險等相關新的研究證據,彰顯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建立氣候變遷對農業影響之分析架構,以及調適策略基本經濟概念及建議等三大方向進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