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中貿易衝突情勢下之我商因應策略及相關建議 

編號: PR2165

作者: 徐遵慈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19.11


摘要:

美中貿易衝突自 2018 年發展至今情勢多變,而無論是美中發布加徵關稅清單,或是關稅外的匯率戰及科技戰等,皆對全球的經濟與商品進出口造成衝擊。於臺灣而言,我國政府、工商團體以及企業除關切國內產品出口受貿易衝突影響之情況外,亦因美中貿易衝突升高而調整出口策略與生產投資布局,進而衍生供應鏈移動現象。本研究主題為美中貿易衝突發展趨勢,並進一步以訪談與資料蒐集等方式分析我國廠商在美中貿易衝突的因應措施以及面臨之問題等,整理產業別之衝擊與因應,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提供與政府和企業參考。 

美中貿易衝突迄今對我影響漸顯,整體出口貿易自 2018 年下半年起衰退,惟衰退幅度逐漸縮減,對我經濟影響程度亦在縮小。在出口市場上,我國對美國出口因受益於轉單效應而大幅成長,惟仍不足以彌補對中國、東協的出口衰退,以至於 2019 年我國整體出口仍呈衰退局面。在產品別上,受制於美中貿易衝突導致進出口減少、市場的終端需求疲軟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等因素,基本金屬製品、化學品、塑膠品等出口皆大幅衰退,然筆電零附件、5G 設備等資通訊產品則大幅成長,積體電路則先呈衰退,而後因全球半導體景氣回升,亦逐漸復甦。整體而言,受益於美國轉單效應與台商回台投資,使我國出口與企業投資出現新的助力,但美國預定於 2019 年 12 月 15 日加徵的關稅與我國資通訊產品相關,須注意後續變化。

整體而言,廠商面對美中貿易衝突之挑戰,其主要因應做法包含改變出口策略與路徑、短期尋找替代市場,中長期分散出口市場和爭取新經濟與數位經濟商機。美中貿易衝突對我國台商投資布局及產業供應鏈之影響包括:台商選擇續留中國、加快在東南亞和印度布局、赴最終市場美國投資或是台商回台。在「台商回台」方面,我國政府提供相關政策協助以及資金補助等等,希望藉此吸引廠商回台投資設廠。就本報告訪談整理,原先在中國外即有布局的廠商面對這波衝擊,受到的影響較小,布局調整更為彈性。其次,部分廠商亦往高附加價值、產品升級、培育品牌價值等等經營策略發展。最後,儘管政府提出相關政策鼓勵台商回台投資,然五缺問題仍是讓部分廠商不考慮在台投資或擴廠的關鍵因素。本報告對美中貿易衝突之下我國因應策略之建議包括:美中貿易衝突已擴大至科技戰、匯率戰,應持續分析與研擬因應對策;針對美中貿易衝突對我整體出口之影響,政府相關機關應研擬鼓勵出口措施;針對我整體產業發展與出口貿易,協助台商拓展新興領域或建立新的出口模式與通路,包括開發代工生產服務(EMS)的市場與拓展數位經濟商機,如電子商務等;針對我廠商投資調整,政府與工商團體應持續掌握美中貿易衝突對美國、中國、東協、印度等影響,協助廠商布局,尤其應注意關稅戰後美中在產業、科技、匯率、金融等領域的衝突與對抗,及其對我造成之可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