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臺灣地區的勞力短缺與外籍勞工問題 

編號: CM0024

作者: 吳惠林、張清溪

價格: 已絕版

出版日期: 1991.10

圖片檔

摘要:

民國七十五年以來,勞力短缺和外籍勞工就一直是台灣社會的兩大熱門課題,雖然外籍勞工的出現多少已可証實勞力短缺的存在,但到底勞力短缺的真相如何?仍是眾說紛紜。而外籍勞工的出現所代表 的意義何在?應如何看待?是否需要設想一套辨法作合理的解決?本研究即針對這些問題作了較深入的探究,主要的結論為:

(一)台灣地區在民國五O年代中期以前處於勞動過剩剩時期,亦即處於經濟發展理論所謂的無限勞動供給時期。

(二)隨著工業部門中勞動密集產業的蓬勃發展,不但農工兩部門間競用勞力,工業部門中各個中分類行業也爭搶勞動,勞力短缺的局面逐漸形成,由局部、結構性短缺,逐漸演變成較普遍性的勞力短缺。

(三)勞力短缺最明顯的部門屬營造業和製造業中的紡織及成衣服飾品業。

(四)短缺勞力最多者為技術工和基層勞力。

(五)迄今為止,台灣地區的勞動力增長,主要來自人口的成長,代表經濟因素的勞動力參與率幾無貢獻,而由於人口的成長業已由逐漸減緩的階段,進入快速下跌的時期,往後若要增加國內勞動力來源,只能由提升勞參率著手。

(六)三十多年來,臺灣各業的就業人數除農林漁牧業呈現減少外,其餘各業就歷年平均而言都有所增長。不過,或因勞動市場的緊俏導致勞動報酬的升高,以及勞動力人數增加的趨緩,就業人數的增加率也下降。然而就業人數並不能完全反映勞動需求,應再加上職位空缺數據才能獲知勞動需求的強度。 

(七)不論是八大行業或製造業各中分類行業,平均每月的實質薪資都呈現高速的增長,這也可作為勞動需求的增長幅度超過勞動供給增速的一個佐證。 

(八)由政府調查到的各業廠商對勞力短缺的因應措施資料得知:營造業以「自外地招募工人」為最主要,製造業則以「提高待遇和福利措施」最重要;這兩種方式雖有次序排列的差別,但在所調查的廠商中,都視為主要的因應措施。

(九)經濟部物價督導會報對二十個產業公會的廠商所做之調查,有十四個產業將「引進外籍勞工」當作政府政策的當務之急。

(十)外勞對台灣平均國民福利是有幫助的;從成本面言,引進外勞固然可能帶來許多成本,但一般人所強調的外部成本,以外勞在台短期工作而言,實不足重視;真正令人擔心的是其所造成的所得重分配惡化趨勢。

(十一) 在目前臺灣已有為數頗眾的外籍勞工這一事實之下,有關當局制定外勞政策的第一個問題,是外勞合法化是否有助於外勞的管理與長期居留的防止,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十二) 引進外勞有助於經濟效果,但卻有害所得分配的經濟公平。因此,如果要引進外勞以享受更高的國民總福利,我們必須在引進方法的設計上進行重分配:對引進外勞之本國受益者課稅,用以彌補受害者。 由以上的十二點結論,我們謹作以下的建議: (一)短期內,應對代表工作意願的勞動力參與率作嚴謹而詳細的分析,就男女別、各年齡別的勞參率趨勢徹底研究,藉以明瞭何以工作年齡人口不進入就業市場的原因,並進一步比較使用政策引誘這些人進到就業市場的利弊得失。 

(二)勞動工時的降低是經濟成長至某一程度後的不可擋之潮流,為了增強勞動生產力,應在提升勞力使用上著手,為此,同樣地,也需先探究勞力運用的情形。

(三)為了提昇勞動生產力,人力品質的提高是正途,人力資本投資的增強是值得做的工作,如何在教育和職業訓練上,妥適考慮成本效益,俾政府與民間共同合作,達成此一艱巨任務, 是一個隨時都要注意的課題。

(四)引進外籍勞工是增加勞動供給的一種方式,但因茲事體大,如欲引進,必須謹慎選擇引進辦法,以預防可能的弊端,並獲得最大利益。

(五)為了兼顧引進外勞的經濟效率和公平,必須先訂一外勞限額,再於市場上公開拍賣外勞雇用權,以所獲收入補貼職業訓練及從事公共建設。此一建議不但可使有限的外勞獲得最有效的使用,產生出對我們最大的國民福利附加價值,而且透過課稅(即拍賣)與補貼(職業訓練與公共建設),可以平衡被惡化的所得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