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雙元性金融與資金市場區隔下經濟自由化的效果 

編號: CM0029

作者: 林培州

價格: 已絕版

出版日期: 1994.09

圖片檔

摘要:

有組織的銀行體系與無組織的民間借貸並存之所謂雙元性金融體系(Financial Dualism),在開發中國家是極為普遍的現象。且在雙元金融體系下,由於制度性因素(如以公營為主體之銀行保守經營 趨向)及銀行存、放款利率上限之管制等因素,一般而言銀行只願貸款予債信良好的大型企業與公營事業,債信較差之中小型企業則多半會遭銀行排拒而須仰賴民間借貸資金之供應,因而形成嚴重之資金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ation)現象。而由於受資金市場區隔之扭 曲,經濟體系中資金需求面之生產部門無可避免地須劃分成兩類,其中一類為可自銀行獲取融資的生產者,其面對之資金供給價格為較低之銀行放款利率,另一類則為被銀行所排拒而須仰賴民間借貸融通之生產者,其面對之資金供給價格為較高之民間借貸利率。由於兩類生 產者的資金使用成本高低不等,其資金運用於生產用途之資本邊際生 產力亦互有差異。因此若將上述資金市場區隔扭曲與關稅扭曲兩者合併考量,那麼除非國內金融市場與對外貿易有關之產品市場截然二分 ,否則包括貿易與金融等各項自由化政策,均將因透過資金在兩生產部門間的重配置效果,以致一方面會影響整體經濟之產出水準,同時另方面隨進出口產出數量之增減變化,亦會影響既有關稅之扭曲程度。從而在雙元金融資金市場區隔特徵下,不僅傳統單純強調貿易利益 ,並認為降低關稅之貿易自由化必有利提昇小國經濟整體福利水準之論點須重加檢討,而且傳統從封閉經濟模型出發探討利率自由化福利效果之有關結論,亦將因忽略貿易利益或關稅扭曲因素而須受到考驗。

本文研究主題即擬從次佳理論的觀點,以一般均衡模型架構探討 一個小型開放經濟如臺灣,當其對外貿易受到關稅扭曲,且國內金融體系亦因金融壓抑以致產生銀行與民間借貸雙元金融並存之資金市場 區隔現象時,各種自由化政策對經濟體系短期與長期福利的影響效果 。其中短期分析係假設社會總資本量固定,而在長期分析則允許總資本量隨儲蓄水準變動而調整,另在模型設定上,本文乃按未考慮及考慮貨幣面因素之兩種情況分別加以討論。並針對淨儲蓄等於零之長期 安定狀態進行討論。其中在未考慮貨幣面因素之模型中,除假設經濟 體系同時生產與消費進、出口及非貿易財等三種商品,並將國內非貿易財相對於出口品價格視為一國實質匯率,進而藉以附帶探討各種自 由化政策對均衡實質匯價貶升之影響效果;另外為分析在銀行利率已 趨自由化之前提下,政府藉開放銀行增設以提高市場競爭性之政策效 果,該模型直接將銀行存放款利差作為金融管制變數,並以存放款利 差之縮減反映金融市場因開放銀行增設而更趨於自由競爭,至於銀行存款或放款利率的絕對水準則任由銀行資金供需均衡條件決定。從而 本文在未考慮因素之模型中,乃同時分析了包括降低關稅、縮減銀 行存放款利差、以及放寬國內資金外流與國外資本流入等四種自由化之政策效果。其次,為符合一般開發中國家同時以銀行存、放款利率為其金融管制標的之實情,本文在考慮貨幣面因素之模型中,另將銀 行存款及放款利率改為均屬受政府外生管制之政策變數,且該模型雖 簡化假設經濟體系只包括進、出口兩種貿易財商品,但因銀行資金供需價格均為受外生管制之政策變數,故在市場價調整機能喪失之狀況 下,可將銀行資金供需之失衡依鬆緊程度區分為嚴重短缺、輕微短缺及過剩等三種不同情況。從而為進一步考量並處理銀行資金過剩之情況,該模型在引進通貨與銀行存款準備金兩項貨幣面因素下,所探討之自由化政策乃包括了解除銀行存、放利率管制、降銀行法定存款 準備率以及降低關稅、放寬外資流入等五項,同時該模型並分析比較在上述三種銀行資金供需情況下各項經濟自由化政策效果之差異。

根據本文分析結果顯示,在雙元性金融與資金市場區隔特徵下,不但各種自由化政策對資源配置、所得及福利水準的影響效果各不相同。且同一項自由化措施之政策效果,其影響管道及影響方向,亦會明顯因大、小企業產品結構(如本文未考慮貨幣面因素之模型)以及因銀行資金供需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甚至同一項自由化措施的短期與長期影響正負符號,亦多有相反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