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共農業發展階段性癥結之探析 

編號: CM0030

作者: 史濟增

價格: 已絕版

出版日期: 1995.03

圖片檔

摘要:

本研究旨在先依農業政策循環和農業經濟週期波動,泛將中共農業的發展階段予以劃分,然後針對階段性的癥結,從事病情的觀察和病理的分析。其步驟大 致如下:

(1) 先將整個觀察期(1952~1988),二分為毛澤東當權時期(1952~1976)和鄧小平當權時期(1977~1988,其中1977~1980 應屬於華國鋒的過渡期),再將前者分為「一五」計劃階段(1953~1957)、大躍進和經濟調整階段(1958~1965)、 和文革動亂階段(1966~1976)。

(2)針對各個階段的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及經濟社會的結構性變動,進行一般的瞭解,以作階段性癥結的觀察基點。

(3)描述資源投入的縱向變動,設定成長會計模型的投入變數,然後展開農業生產力的時間面斷層分析。

儘管毛澤東和鄧小平時期同樣堅持: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共產黨專政的統治方式,但因前期以階段鬥爭為手段來促進生產關係的變革;後期以經濟改革為手段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故從以成長會計結果中的殘差值表示的種植業生產力來看,後期(即階段IV)呈正成長,而屬於前期的階段II 和III,則呈負成長。即就勞動-耕地比例的惡化程度而言,後期亦較前期來得輕緩。惟從必須賴由集體力量才能推動的大、中型水利基建工程來看,後期成績顯然遜於前期,這就導致灌溉面積的不增反減,和水旱受、成災面積的不減反增。

總結言之,前、後期的農業發展各自有其優、缺點,但如就其利弊得失加以綜合性的權衡,後期較優而前期較劣,殆堪認定,但因優劣之差,只在五十步和百步之間,故從整個觀察期來看,所謂農業現代化,仍然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遠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