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廠商投資意願及其決定因素之測定─以民國七十三年底之投資意願為例 

編號: EP0082

作者: 周濟

價格: 已絕版

出版日期: 1986.01

圖片檔

摘要:

投資意願是一個起伏性很大的經濟變數,短暫投資意願的高低,雖和實現的投資有很高的相關性,卻不能完全代表實現投資的增減。不過投資意願的持續低落,會影響未來的實現投資,降低未來的生產能力,進而限制未來的經濟成長。所以投資意願的高低,不能等閒視之,應該隨時加以注意,瞭解它的症狀,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由於投資意願之受重視,各工業先進國家都有常設機構每年定期地作此項調查。我國行政院主計處和經濟建設委員會,每年也分別舉行投資意向調查。然國內這一方面的調查起步晚,而且僅作各年的預測,實不足應付國內工商業日趨發達,景氣變化較以前快且複雜的經濟情況。同時一般調查機構也不隨便公開調查的詳細內容,因此欲對某一特定時期的投資意願作進一步的探討,就得另作調查,方能做深入的研究。 


在探討廠商的投資行為時,絕大多數經濟學者根據既定理論模型,以一些所謂的“投資決定因素”來測定並解釋投資需求行為。其直接決定因素不外乎銷售量、產出、國民生產毛額和訂單;間接的影響因素則為利潤、現金流量以及利率等價格變數。雖然這些變數也都能成功地解釋投資需求,但是否真正地掌握所有的重要決定因素,則很難斷言。 


因此,本文應用問卷調查方法,直接向廠商探詢投資意願,不但能及時對目前投資意願的高低作判斷,並從簡單的問題中,捕捉到一些迴歸分析中被忽略的訊息。本文以民國七十三年底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當前臺灣地區投資意願調查」為例,推定當時的投資意願,並以統計方法來細究投資的決定因素。 


本文發現,七十四年增加投資的廠商較七十三年略為減少,投資意願轉低落,但程度非常輕微且不顯著。其中,以外銷為主的產業,投資意願有顯著的降低;原因是世界景氣復甦趨緩,保護主義盛行,同時臺灣的傳統出口產業也漸失去廉價勞工的有利條件。另外,生產資本財或中間財產業,其投資意願較生產消費財的產業高,顯示臺灣的產業結構已在升級。而消費財產業,受到關稅自由化及國內消費者要求水準的提高,使其投資意願暫受打擊而轉低落。 

因此投資意願的略為降低,主要是由於產業和出口結構的改變,是經濟轉型中遭遇的困難。就長期而言,只要政府堅守經濟自由化的原則,讓巿場機能充分發揮,經濟自會繼續成長。而短期的因應措施,可從改善投資環境,使經濟轉型更為順利著手。 

根據調查顯示,廠商進行廠房機器設備投資所考慮的因素,在各類產業間大致相同。除了學理上認為重要的因素外,廠商對於如何提高技術水準和如何降低成本等效率問題,都非常重視。因此只要掌握企業界追求利潤與效率的作法,輔導傳統產業升級或轉行;而以優良的投資環境來誘導新產業的開發,臺灣的經濟發展是大有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