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亞洲四條龍的經濟起飛 

編號: EP0049

作者: 蔣碩傑、吳榮義合撰、吳惠林譯

價格: 已絕版

出版日期: 1984.07

圖片檔

摘要:

最近二、三十年來亞洲四個新興工業化國家──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南韓、香港和新加坡(所謂的亞洲四條龍)經濟發展的過程,恰好是美國羅思陶教授(W. W. Rostow ) 所用的「經濟起飛」這個名詞所描述的情境。也即,貧窮的低度開發國家漸漸擺脫長年停滯於貧窮之困境,進而發揮自力,使其人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昇這一轉變過程。 


本文憑先驗理論與實證分析,對於上述這四個國家的經濟起飛,得到如下的結論。 


從理論上講,利用修正的新古典成長模型,本文得到經濟起飛的一個基本條件,一個補充條件。基本條件是國內儲蓄的供應量必須大於在人口持續增加之下,維持原有資本勞動比例所必要的投資量。補充條件是技術進步必須大於人口增加所產生的對土地的壓力。 


實證結果,這四個國家在經濟起飛之前所採的措施都滿足了上述兩個條件。個別地講,臺灣是這四個國家領先的起飛者。戰後初期,一般低度開發國家大都受當時流行理論的影響,偏向於保護國內巿場,發展進口替代產業,高估幣值,壓低利率。這些作法都是與經濟起飛的條件背道而馳的。臺灣率先揚棄這一套措施,轉變到貿易自由化,不再以嚴厲的外匯和貿易管制去支持進口替代政策,而走向貨幣貶值,出口導向的發展途徑;同時也放棄原先的低利率政策,轉而大大提昇利率以激勵儲蓄,遏抑通貨膨脹,再輔以租稅減免以獎勵出口工業;推行家庭計畫以緩和人口壓力。臺灣這些措施的成功,鼓勵了其他三個地區起而效法,於是有所謂「亞洲四條龍」這樣的國際新聞報導。 

南韓所走的途徑,大致與臺灣相似。香港與新加坡原為貨物集散的轉運區,其國民所得的主要來源只是運輸、保險、及銀行業務,而不是來自工業。戰後由於環境變遷和當局的明智抉擇,香港和新加坡都變成出口導向的工業化經濟。他們的經濟起飛,除一些共同的因素以外,就香港言,大陸逃港的難民中一些企業人才和其資本,就新加坡而言,國外資本及其附隨的生產技術的流入,分別地大大有助於此兩地的經濟的快速發展。 

總之,過去二、三十年臺、韓、港、星的快速經濟成長並非使用奇詭的經濟策略,而是採用新古典經濟學原理的合理政策,擺脫當時流行的凱因斯學派的謬見而成就的。這個經驗,特別值得其他開發中國家參考、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