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國大陸農業總要素生產力之變化(1953~1979年)──區域性之研究 

編號: EP0009

作者: 張佩珍

價格: 已絕版

出版日期: 1982.08

圖片檔

摘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測量中國大陸農業生產力在1953~1979年,26年之間的變化,並試圖尋求其原因。所應用的測度方法為先藉用Tinbergen 的直接測定方法,對中國大陸16省之橫斷面資料求出權數,再應用 Kendrick與Solow-Domar 的方法(即算術與幾何總要素生產力指數的方法),分別計算出此16省在 1953~1979年26年間之技術變化。其中以勞動(L)、播種面積(A)、灌溉面積(K)、肥料(F)作為投入,而以糧食產量作為產出。 


依唐宗明教授與作者對全國農業與糧食產量所作之長期觀察,均發現自1958年起有生產力下降的跡象。就橫斷面資料而言,為求得全國一般性的生產力指數,各地區的特殊原因須先予以考慮︰ 


有曰勞動剩餘(Labour Redundancy)現象者,如遼寧省、吉林省。 

有曰「以糧為綱」,盲目擴大複種指數者,如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各省。 

有曰西南林區,濫砍林木與兩湖「填湖造田」造成生態失衡者。 

有曰黃淮平原,因大興水利,造成土地鹽鹼化,不利農作者。 


由資料計算結果顯示,前二者(包括六省)確為當地生產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後二者,則對生產力尚不足以造成嚴重威脅。 

故在除去上述六省之區域性原因後,求得所餘十省之生產力指數算術平均數為 75%(1953=100%)。此25%的生產力指數下降,只得歸諸於全國的普遍性因素了,那就是制度性的因素。 

共產主義在中國大陸農業上之所以失敗 ,最主要的原因即是均平主義(Equalitarism)所造成。農民無工作誘因,造成怠工與資源的浪費。巿場缺乏價格機能與指數,生產無法達到有效率的途徑。最近在農業上所試行的生產責任制──如包產到戶、包幹到戶──初期結果相當成功,更明白指出其癥結即是制度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