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共紡織工業產銷現況及其變遷 

編號: EP0029

作者: 樊沁萍

價格: 已絕版

出版日期: 1983.07

圖片檔

摘要:

中共紡織工業擁有龐大的生產能力,1981年其棉紗、棉布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資本設備陳舊、技術落後的問題十分嚴重,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投資太少,並且偏重增加生產能力的基建投資,長期以來忽視替換投資,近年來針對這方面問題而強調「挖革改」。 

中國大陸人民紡織品消費水平從1978年以來開始有較快的增長,1981年達到每人平均消費 10.29米布,消費水準仍然很低,並且城鎮居民布類消費量幾乎是農民的兩倍,存有很大的差距。 

1970年代起,中共利用自產原油,耗用巨資購進生產設備,大力發展化學纖維的生產。1981年化學纖維產量達到52.7萬噸,但化學纖維織品在1981年發生嚴重的滯銷、積壓,中共不得不在1982年下令限產化纖原料及紡織品,1983年 1月,又再度將化纖紡織品降價平均約達28%,棉布價格提高20%。由這一連串事件中可得到如下觀察︰中共號稱是計劃經濟制度,但實際上,「計劃」在規劃和執行兩方面成效都很差;中共從1979年起試行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強調利潤誘因,這和中共僵硬的價格制度發生矛盾,使紡織企業為追求利潤而盲目超產化纖織品,1983年之紡織品價格變動可以對情況有所改善,但根本的問題仍在於僵硬固定的價格制度。消費者對紡織品品種、花色、式樣的複雜需求型態,不是計劃經濟能夠滿足的,惟有經過自由巿場,價格機能,利潤誘因才能使企業的生產符合消費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