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內需 反景氣循環衝投資

-專家建議推動公建、擴大適用投抵 鼓勵民間採取行動

 

  今年出口確定冷颼颼,內需有望保溫、撐起一片天?國內經濟學家幾乎異口同聲:「難!」;除了普發現金外,專家建議政府應採取「反景氣循環措施」,如擴大公建、擴大適用投資抵減,鼓勵民間企業於此時投資。

  外界曾經以「外冷內溫」形容今年的經濟情勢,元大寶華董事長葉銀華認為,台灣要單靠內需抵銷出口衰退,並不太容易,終端需求下降也會影響內需,今年內需雖不致於很差,但能否保「溫」到足以抵銷出口衰退?「必須打一個大問號」。

  吳大任認為,今年內需要保「溫」很困難。內需分消費及投資,全球不景氣加上升息,影響廠商投資意願,投資不易成長;疫情趨緩帶動民間消費,但出口衰退,無薪假或失業增溫,都會影響家庭所得,難以寄望今年內需要好。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民間消費之所以撐不起來,主要是目前只有住宿餐飲、觀光旅遊業熱絡,但產值占GDP僅10%,撐不起服務業。台灣社會M型化發展,有40%家庭是沒有儲蓄的,一旦遇景氣劇烈變動,很多家庭無法因應,政府預訂在開春後普發現金每人6,000元,這對中低收入家庭是不夠用的。

  台經院長張建一則認為,這次疫情及後續通膨導致全球貧富差距更嚴重,與其「雨露均霑」普發給所有人,更應該要集中發消費券給中低收入戶,弭平擴大的貧富差距。

  葉銀華指出,政府普發現金對經濟成長貢獻有限,民眾對未來預期不是那麼好時,就會自我調整,將現金存起來。

  葉銀華表示,提振內需,重點在於國內實質投資,但今年投資動能會比大家所想還要再低一點,主要原因還是在終端需求下降;台積電、半導體產業整體投資雖會維持,但力道有多強?也將是觀察重點。

  葉銀華建議,政府雖提出《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又稱台版晶片法),但未來應擴大租稅優惠範圍,不只是給予半導體產業,針對加大在台實質投資的企業,都應該給予更多租稅優惠。

  王健全表示,今年經濟相當程度要靠擴大內需,包括民間消費及投資。

  他建議政府要採取「反景氣循環措施」,擴大投資,包括加大由政府及國營事業主導的公共建設;在民間投資向來固定資本形成主力,為鼓勵民間於此低迷之際投資,政府亦應祭出誘因,如投資自動化或數位轉型享有投資抵減,同時搭配落日條款,如三、五年後落日。

  王健全舉例,針對數位轉型,政府可以對企業人才訓練發行「數位券」,亦即補助民間企業找顧問公司培訓數位人才,錢就花到民間,也是一種擴大內需。

  而為了刺激民間消費,他認為,可以適時適度調降證交稅,一來可以活絡股市,二來因為當沖增加,增加股市成交量,政府也可多收稅。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A4版/焦點/2023-01-26
記者:江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