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兩岸密切交流30年的積累 脫鉤不適用台灣

  大陸與美國恢復領導人面對面對話後,如何持續影響各領域受到關注。學者劉大年認為,2.0版的冷戰,已不再是意識形態主導,而是由經濟主導、技術領先,台灣身處地緣政治高風險中,如何應對是一大考驗,尤須注意的是脫鉤並不適用於台灣。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17日在啟思民本基金會主辦的「啟思國際專家論壇」上指出,拜登(Joe Biden)對中國大陸政策是「川規拜隨」,還繼續加碼各種措施,而且較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系統式、聯合盟邦制裁大陸。在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美國對國內補貼、對中國大陸防堵、禁止手段「三支箭齊下」推動與中國大陸脫鉤,敏感程度越高項目,各國均面臨選邊站壓力。

  他預期,未來拜登在經濟上會繼續對中國大陸圍堵,以求與大陸生產脫鉤、技術不分離、市場不脫鉤,「美國真正目的是抗中排中來保美,保住美國利益」。

  劉大年也指出,目前大陸經濟方式有點改變。現在是「政左經不右」,國有企業重要性增加,「十四五規畫」強調實體經濟、重製造業、提高環保要求、分配重於成長。他認為,習近平在經濟立場會更堅定,會做他想做的事情、達到供應鏈自主。但他指出,要證明中共經濟體制優越的話,未來要能夠高成長,對經濟也是考驗。

  劉大年認為,美中經濟對抗會「綿延無期」,中國大陸對美國推動台灣產業與大陸脫鉤也尋求反制,未來美中台三方產業競合將更為複雜。在此之下,台灣應以降低衝突為主要目標。

  他認為,兩岸密切交流30多年累積的產業結構很難在短時間內撤回來,「脫鉤不適用台灣」。去年對大陸出口(含香港轉口)占42.3%,比率非常高。台灣經濟過去兩年是靠出口帶動,9月出口衰退,主要是對大陸出口衰退,背後原因是需要正視的問題。他直言,可預期兩岸未來政治零和持續,但要避免經濟零和。「如果跟中國大陸經濟零和,對台灣傷害會非常大」。

  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則認為,俄烏戰爭對於中國大陸思考對台戰爭跟應對,是很好的參考範本。他指出,8月「圍台軍演」是30年來前所未有、是大陸精心設計的一場圍台、展示軍事現代化的操演,順勢把兩岸軍事對比狀態完全推翻,「台海中線目前已經完全虛化,共軍機艦無視以前海峽默契線,不斷進逼」,軍事態勢大幅向中國大陸傾斜。

  與此同時,共軍殲20、運油20大量服役,也可能更多搭配到未來對台的作為。鄭繼文認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共軍東部戰區海軍司令、陸軍司令都對台海當面軍職有所歷練。尤其海軍司令王仲才以前是海警司令,須留意未來「海軍海警一體化」,是很熟練的,之前在釣魚台與日本博弈更取得過豐富經驗,共軍海軍海警未來在台海配合值得關注。

  他指出,8月軍演,共軍船艦在台海周邊活動最多達到13艘,未來搭配海警這樣的博弈,對國軍海軍任務會「更為吃重」,在作業油料跟零部件耗損上,能不能經得起這樣的對弈,是很大問題。整體來說,台海周邊空域、海域的雙方應對來講,「確實對國軍壓力會越來越大」。

資料來源:2022-11-17 13:08 聯合報
記者:廖士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