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示警太仰賴台灣電子代工,台廠下一步跟著台積電去美國?

2月24日開打的俄烏大戰,讓電子業台商漏接一則重要訊息。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顏慧欣指出,當時美國商務部公布十大產業供應鏈檢討報告,發現包括電子代工在內的資通訊產業,過度依賴中國大陸與韓國,商務部更點名全球前十大電子代工廠中,台灣就占七家。

這七家台商,分別是鴻海、和碩、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光寶。他們除了在台灣生產,也在中國大陸投資。美國商務部表示,將針對在大陸布局的台商電子代工產品納入檢討範圍,此舉不僅充分透露美國的憂慮,也預告,台灣電子業將再度面臨重新調整的新變局。

顏慧欣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去年2月24日就下令,分兩階段檢討十大關鍵產業供應鏈。美國商務部第一階段是在百日之內,提出半導體報告,該報告指出美國本土製造及研發量能低落、來源穩定性有挑戰、存在單點瓶頸及其他中斷風險等問題。這也促使台積電後來不得不加快赴美投資腳步。

第二階段是12個月後,也就是今年2月24日,商務部公布資通訊(ICT)產業供應鍵報告,涵蓋電子代工以及印刷電路板、光纖、路由器、交換機、伺服器、液晶顯示器等六項產業。商務部認為,六項產業中如印刷電路板、伺服器和液晶顯示器,美國都居弱勢,基於產業安全的考量,必須建立本土產業鏈。

美國力促供應鏈變革 未來會這樣對待「朋友」

顏慧欣認為,外界可能不容易讀懂商務部的報告,但她覺得要提醒台灣相關產業和廠商,必須重視美國政策的變化,因為「美國基於國家安全考量的供應鏈變革方向,已非常確定」,美國將會透過投資、政府採購,提升美國本土製造能量。

這一點也可從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上月25日在瑞士接受CNBC採訪時的說法,看出端倪。她說,美國最精密的晶片中,有70%採購自台灣,這並不安全;她呼籲國會要盡快通過晶片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美國必須改弦易轍,不能僅靠「朋友」支持。

其次,預料美國也會透過監測供應鏈的弱點,提高透明度,例如在拜登剛宣布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有關供應應鏈靱性的部分,就提出建立「供需資訊分享」機制,進一步處理物流、晶片、汽車貨源供需失衡的問題。

接下來,美國會強化與可信賴的夥伴進行國際合作與對話,並且使用新工具,共同對抗中國大陸的不公平貿易。

顏慧欣說,美國使用的新工具,包括透過勞動人權或者排碳量等,與IPEF的盟友一起限制中國大陸產品出口。例如,美國貿易代表署正在研擬提出首份反制強迫勞動的貿易策略;美國與歐盟去年底開始洽商碳排放部門的協議,準備建立新標準,限制大陸的鋼鐵和鋁製品輸往美國和歐盟。

川普壓制中國 台灣電子代工恐受壓

比較拜登與美國前總統川普的中國戰略,顏慧欣說:「川普想壓制中國的崛起,而拜登則意圖充實自己的實力,與中國進行全面競爭。」

她預測,即使美國國內物價攀升問題嚴重,美國加徵大陸進口貨品關稅的措施也不會全面取消,特別是像面板或光學產品,「因為有其戰略目的,不在考慮解禁的優先事項」;但涉及民生的產品,如冷氣或小家電則非常有可能取消。   

「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籌備會秘書長陳孝昌受訪時說,美國大談關鍵產業的供應鏈靱性,現在只有台灣才有條件提供協助,印度和東協國家都缺乏相關能力,這也是台灣的價值所在。

他分析,美國盯上台商的電子代工業,不可能要求台商把產能完全從大陸轉移出來,美中產業連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脫鉤。根據他的推測,美國商務部應該是有個底限,例如讓被點名的台商經過15到20年,將大陸的產能從七、八十%降到五、六十%左右,這是商務部可容許的範圍。

陳孝昌與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所長陳春山今年4月共同籌組新東向協進會,預計10月間成立,這個組織似乎被賦予扮演台美關係升溫民間推手的角色,但陳孝昌強調,「協進會與政府無關,全是民間自發的力量」。籌備會已積極拜訪相關單位,如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美國在台協會(AIT)等。

台美接軌 從供應鏈、人才到資本市場

陳孝昌說,協進會10月舉行成立大會時,也將發表新東向戰略白皮書,如今台美關係已經出現微妙改變,「以前台灣面對美國時,只能專門答題, 現在不同了,台灣應該把握機會,與美國共建供應鏈靱性!」

此外,透過美國再工業化和擴大新基建的機會,創造台灣連結全球的新商機;台灣也應形塑新台美策略性產業鏈,促進新興關鍵產業再升級。

在陳孝昌的戰略構想中,台美之間營造的關係不只是供應鏈接軌,還要人才與技術接軌,進而延伸到資本市場與美國接軌,才能帶動台灣的體質轉軌。

不過,台灣過去的投資經驗較聚焦在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對美國的投資經驗相對少很多,顏慧欣建議,台灣在強化供應鏈靱性之外,也應準備好數位轉型,政府 提供後勤支援,讓台商事先了解投資美國的法令要求,建立完整支援體系。投資美國,將不再是未來式。

資料來源:2022/06/14 12:56:20 經濟日報
記者:劉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