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名人TALKS》拜習會後的美中俄三角關係

  拜登與習近平日前視訊通話,是繼去年十一月視訊後,美中領導人再次連線。除了兩岸問題外,此次主要聚焦在俄烏戰爭,雙方沒有什麼交集,未來美中俄的三角關係會更加複雜。

  近年來中俄經貿互動升溫,中國大陸已成為俄國最大出口市場。在俄烏戰爭前,中俄兩國還宣布建立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的「無限制」戰略夥伴關係,中俄合作升級形成同盟。

  俄烏戰爭爆發後,大陸態度雖然傾向俄羅斯,但並非無限制;而是在支持俄羅斯及不激怒美歐之間取得平衡,顯示中方仍顧忌支持俄國會有被全球杯葛的風險。另外相較於歐美企業強力制裁俄羅斯,陸企大多選擇沉默,也是因為不希望與中國國內支持俄羅斯民意相左,但也不願因挺俄羅斯而遭到外國報復。

  美國對於中國「不譴責侵略,不介入調停,不加入制裁」非常不滿,但中國仍堅持立場,反而指責美國介入使戰爭擴大。美國在無法強迫中國制裁俄羅斯下,在拜習會中轉而警告中國至少絕對不可援助俄羅斯,否則會付出重大代價,美中俄呈現特殊的微妙關係。

  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及歐盟除了切斷俄羅斯金流外,也開始對俄羅斯實施貿易禁運;更要直接取消對俄羅斯最惠國關税待遇,未來對俄國所有進口產品實施高關稅。美歐的盤算是藉由切斷俄羅斯金流,禁止貿易並杜絶其外援,以類似經濟封鎖方式大幅削減俄羅斯經濟實力,使俄羅斯軍事行動無以為繼。

  未來俄羅斯預估也會取消對歐美國家的最惠國關稅,可能引發俄國與全球的貿易戰。不過俄羅斯並非貿易大國,所以影響遠不及美中貿易戰。但是俄羅斯出口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氣,以及小麥等農產品,禁止或限制貿易必然會提高價格,進一步擴大全球的通貨膨脹。

  對美中關係影響方面,拜登政府上任後,美中貿易歧見並未消除,美國仍維持對中國經貿制裁。中國在俄烏戰爭不但反對制裁俄羅斯,甚至還增加對俄羅斯採購,而使對俄經濟封鎖出現缺口;美國國內目前加重對中國制裁的聲浪不低,未來美中經貿對抗仍會持續。

  近年來全球局勢發生重大變化。美中貿易戰促使美國全力「去中國化」,帶動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新冠肺炎疫情下為降低生產過度集中的風險,因而加速供應鏈的「去中心化」。除了上述供應鏈變化外,各國為了鞏固競爭力,確保經濟安全,紛紛大手筆補貼以半導體為主的關鍵產業,也改變全球產業分工形態。

  因俄烏戰爭各國對俄羅斯制裁擴大下,影響全球能源及糧食穩定供給,凸顯能源及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如何在「去俄化」下,確保能源及糧食穩定供應無虞成為重點。

  全球由晶片到麥片,無論是由需求端及供給端,興起另一波產業變革,也牽動美中俄三巨頭關係;如何因應變化及有效槓桿,對台灣而言至為重要。

作者:劉大年/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2022-03-28 05:12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