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要投資也要消費 中經院:錢留台灣拚經濟

  中華經濟研究院18日上調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0.2個百分點至2.47%,主要理由則是受惠全球景氣繼續回溫。但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指出,今年成長模式以內需為主,與去年的仰賴外貿略有不同,在國際貿易爭端不斷下,由企業增加在台灣投資及國人加強消費,是持續支撐台灣經濟動能的關鍵。

 

  中經院預估,今年內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為1.96個百分點,尤其民間消費貢獻1.08個百分點,是最主要支撐;國外淨需求貢獻0.51個百分點,比重低於去年的2.03個百分點,但仍為正向貢獻,持續對經濟成長提供助益。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吳中書表示,國際經濟成長較原先預期好,中經院此次調升出口預測,內需部分也有撐盤力道,像是民間消費、民間投資都比原先預估更好。


  彭素玲分析,國內投資為國內經濟成長表現的關鍵,去年經濟成長表現超乎預期,但民間投資年增率則為負值(-0.89%),今年由公部門大力投資期望帶動民間投資,但因產業景氣周期變化以及廠商投資全球布局考量,現階段廠商投資仍多觀望,預估今年固定資本形成年增3.24%,其中民間投資成長2.24%。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長葉滿足在中經院經濟預測座談會上指出,民間投資在今年可以期待,有台積電5奈米廠,多家指標性廠商的先進製程留設台灣,將會帶動供應鏈投資,跨國企業微軟AI,Google也增加在台灣投資。

 

  吳中書表示,台灣是出口導向經濟,今年來浮上檯面的國際貿易爭端,及重要區域經濟整合如CPTPP談判,反映全球供應鏈日趨緊密,以台灣參與全球供應鏈程度之深,全球經濟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下,需要國人及企業增加投資台灣,把錢多留在台灣。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2018年04月19日  
記者:陳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