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財經觀點》爭台灣鋼鋁免關稅 政府做對了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日前率經貿官員赴華府力爭台灣鋼鋁豁免關稅,這是很好的一件事。因為,美國貿易代表署在鋼鋁報告的最後一段,都是建議美國總統,針對特定國家給予免除適用配額或關稅。
 

  台灣「鋼製品」前幾年被美國課徵反傾銷稅後,業者開始市場多元化布局,出口占美國進口比重已逐漸降低,但美國仍是我們第二大出口市場,還是不能輕忽。
 

  面對美國將對進口鋼鋁課徵高額關稅,台灣可尋求WTO機制解決,也可以尋求雙邊諮商管道,若諮商不成才考慮訴訟(也就是WTO爭端解決)這個選項。
 

  就鋼鐵出口美國部分,任何國家都可以向美國商務部長請求排除於關稅適用範圍。美國商務部長應評估對方的安全夥伴關係、對方出口對全球產能過剩及美國鋼業的影響,以及國家之間總體國家安全的考量等因素。若都得正面結論,該國就可以被排除在高關稅之列。
 

  舉例來說,日本就公開指出,日本是美國長期安全盟友,不會威脅國安;同樣的,台灣也要去積極和美國說明,台灣鋼鋁的出口量不大,台美就軍事工業合作是密切夥伴,絕非競爭關係,最好讓台灣列到豁免清單當中。
 

  如果能循雙邊諮商途徑解決,可以省時、省事;否則進入爭端解決官司至少費時兩年半,又花錢、又花時間,兩年半後,產業傷害早就無法回復,緩不濟急。畢竟台灣不是要伸張正義,而是要確保權益。
 

  然而雙邊諮商也要謹慎因應。因為我們想跟美國證明台灣完全符合豁免的條件,避免業者受衝擊,但美國想談什麼,就耐人尋味了。顯然這個機制讓各國急著請美國豁免時,美國就已經取得談判的上風了,而且對美國而言,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因而美國想談什麼、會談什麼,充滿想像空間,有待事後再來觀察。
 

本文由中經院WTO與RTA中心副執行長 李淳口述記者吳馥馨整理
資料來源:2018-03-21/聯合報/A12版/財經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