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國稅改 李淳:台灣要小心磁吸效應

  中經院副執行長李淳11日表示,美稅改對台商是利大於弊,鴻海和台塑是最大受益者,至於對台灣整體發展的利弊仍待觀察。李淳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卡在」兩大中國大陸和美國之間,對於台灣想要吸引外資及人才,短期內會有負面衝擊。


  李淳解釋,吸引外資,台灣本來就面對中國大陸的磁吸,美國稅改之後,又多了一個美國產生磁吸,台灣將「卡在」兩國之間。

 

  至於因應美國稅改,行政院長賴清德希望早日簽署台美租稅協定,李淳說,台美租稅協定已談了超過十年,有台商反對,怕引發追稅,簽署難度很高。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11日舉行「剖析美國稅改對台商與台美雙重國籍人士之重大影響」研討會,李淳表示,美國稅改有助於美國優先,即有助於資本、技術、人才回流美國,甚至可能改變美國貿易赤字問題。

 

  李淳分析美國稅改的影響,對於以低稅賦吸引海外總部的國家,如新加坡、愛爾蘭可能有直接衝擊。而台灣要注意對高科技合作的資本、科技如智財權等磁吸效應,但也可藉機吸引美國科技。

 

  李淳說,過去十年台灣產業已外移,尤其是高科技產業,帶走資金、人才,影響了台灣的就業機會和薪資成長,美國稅改後,又多了美國磁吸效應,政府必須思考如何減緩產業外移,擴大國內外投資,吸引人才,以對抗產業外移影響的就業機會和低薪狀況。

 

  但,李淳說,不要因為吸引資金、人才,而跟著美國減稅,因為各國國情不同,台灣所得稅幾乎占了稅收一半,日本、大陸則是以消費稅為主,調降所得稅增加競爭力,台灣的空間較小。

 

  李淳說,台美間高科技產業合作已久,美稅改後,短期內主要是影響智財權和人才,對我高科技產業不會有影響。但長期來看,可能衝擊我產業結構。

 

  資誠稅務諮詢顧問公司執行董事蘇宥人提醒,台商有直接或間接投資美國,或由美國子公司投資其他國家之情形者,應多加留意美國稅改對全球營運之影響,尤其是新增之防止稅基侵蝕條款、及海外股利免稅之調整,可能增加集團整體有效稅負。台商應重新檢視全球營運架構,針對關係人交易、無形資產配置、銷售流程、及移轉訂價政策等,可進一步評估。

 

資料來源:2018-01-11 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