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產倍增 戶籍、新城鎮化成雙引擎

大陸官方提出「中產階級倍增」計畫,2035年要從4億到8億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佳勳表示,「中產倍增」成效將決定大陸接下來5年所強調的內需市場規模。從策略角度上來看,「中產倍增」的目標能否實現,將取決於新型城鎮化、戶籍制度改革等兩大要素的推動。

吳佳勳也說明,要擴大內需市場挑戰相當複雜,包含要看上述所說刺激中產倍增的資源要素能否有效釋放,也就是戶籍政策改革延伸到勞動力,以及新型城鎮化的效益如何。

但她坦言還是有些現況難以解決,除了未來經濟更加倚賴內需,而內需市場本身能否撐起之外,也可預期要克服城市與鄉鎮之間的城鄉發展、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等問題。

大陸「十四五」計畫今年是啟動首年,尤重視以內需市場為主的「內循環」。但以需求端來看大陸內部消費市場潛力的話,據北京師範大學調查統計,大陸每月收入1000元(人民幣,下同)以下約5.47億人,加上月收不到2000元合計約6億人之多。

另據世界銀行標準,所謂「中產收入」標準為月收入在2000至5000元,用這個標準來看,大陸2019年中等收入人群占比26.45%、約3.64億人,加上前述6億人口恐難以融入市場形成有效消費力。

這刺激大陸官方提出願景,未來15年要將中等收入人群人口規模,從約4億成長2035年的到8億人、屆時占總人口數60%。

因此在具體策略上,吳佳勳表示將含括戶籍改革與新城鎮化改革兩方面。首先可以看到近年包含珠三角、長三角等城市都陸續放寬戶籍落地政策,藉此保障就業與吸收海外人才。她也指出,大陸正透過讓農民工盡量進入到城市城鎮生活,也就是將農業人口移轉市民化。

另在新城鎮化,據大陸國家發改委公布數據,截止2020年底,以每年逾1%速度提升,城鎮人口從最初1.7億增加到8.1億、城鎮化率近6成、城市數從193增至663個。

這預估2035年大陸城鎮化比例若能達到70%以上、城市化人口達60%,才能達到中產倍增的願景目標。

資料來源:中時新聞網
記者:吳泓勳/台北報導
2021年3月31日 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