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經院提醒 留意全球景氣衰退對台灣貿易衝擊

  中經院今公布4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斷連續6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創下創編以來最大跌幅;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指數也已連續3個月呈現緊縮。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提醒,下半年須留意全球景氣衰退回頭對台灣貿易的衝擊。

  中經院表示,4月經季節調整後的PMI中斷連續6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大跌5.5個百分點至47.6%,創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大跌幅。新增訂單與生產數量指數的大幅下跌並呈現緊縮,是4月製造業PMI轉為緊縮的主因之一。六大產業中,4產業回報PMI為緊縮,依緊縮速度排序為交通工具產業、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基礎原物料產業與食品暨紡織產業,僅電子暨光學產業與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的PMI仍呈現擴張。

  NMI部分,指數已連續3個月呈現緊縮,4月指數僅微幅攀升0.2個百分點至42.5%。四項組成指標中,商業活動、新增訂單與人力僱用呈現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呈現上升。七大產業NMI皆呈現緊縮,依緊縮速度排序為住宿餐飲業、零售業、運輸倉儲業、資訊暨通訊傳播業、金融保險業、營造暨不動產業與教育暨專業科學業,僅批發業仍回報NMI為擴張。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台灣疫情緩和,但全球疫情沒有真正緩和,主要是需求問題,PMI是供給與需求雙下降,歐美需求下滑,像大聯盟、東澳延後,對紡織業不利,雖復工但需求沒有跟著上來,反而被砍單,但台灣資通訊產業需求增加,各產業表現不一樣。

  針對下半年,王健全也表示,疫情影響第一波是斷鏈,第二波是內需受影響,第三波是全球景氣衰退回頭影響台灣貿易,台灣疫情趨緩對內需有幫助,但要看全世界疫情是否控制住,若全球疫情控制住,對台灣進出口貿易衝擊小,內需服務業上來,台灣下半年景氣就大有可為;但若疫情未趨緩、疫苗沒有出現,全世界貿易繼續萎縮,一定會影響到台灣,台灣下半年要憂心的是景氣衰退回頭影響到貿易。

  王健全認為,歐美如果疫情第二季處於高峰後趨緩,對台灣是有利的,但若到第三季才是高峰,對台灣出口有較大影響,最近WTO公布估計疫情對全球貿易影響約32%,對台灣影響要後續觀察。目前疫情對外送、金融科技、5G、遠距等產業有利,第二是過去委外製造將慢慢拿回到國內生產,包含口罩、醫療產品、戰略物資,第三是去弱存強,這一波疫情下來企業若不法適應環境或發展新的商業模式,可能會慢慢被取代,企業將重新洗牌。

資料來源:2020-05-04 15:11 聯合報
記者:戴瑞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