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全、馬毓駿:《觀念平台》服務業吸睛 製造業攸關永續成長


  隨著所得的增加,工商服務的發達,臺灣服務業蓬勃發展,7-11、全聯、全家、85度C、鼎泰豐、王品牛排等零售、餐飲服務業更吸引年青人的目光,爭相投入服務業的行列。最近,台灣最有影響力品牌調查,也多數以谷歌、臉書(Face book)、Line、7-11、全聯、中華郵政、統一、全家、家樂福、麥當勞等服務業為主,可謂吸睛百分之一百。服務業的興盛固然代表經濟的高度發展,但光靠服務業的一支獨秀,缺乏製造業的支撐,真能撐起臺灣經濟的半邊天嗎?目前,臺灣服務業占GDP比重已達六成五,而製造業則維持在二成八左右。 不少有識之士呼籲臺灣製造業的比重不能再下滑,否則對未來經濟成長不利。


  究竟為何臺灣需要維持堅強製造業,它對其他產業及整體經濟的關聯性何在?以下將製造業推動的經濟永續成長的核心優勢說明如下:


  第一,製造業生產力較高,是推動臺灣經濟成長的關鍵。臺灣內需市場小,服務業受限於薪資成長及人口成長趨緩,加上臺灣服務業的國際布局仍有限,因此要推動經濟成長不易,即使近幾年快速成長的觀光業,其產業規模也不大,對推動臺灣經濟成長相對有限。


  反觀,製造業生產力普遍較高,對經濟成長的貢獻較大,也能夠提 供較高的薪資。以最近幾年的數據觀察,臺灣製造業對GDP成長的貢獻普遍高於服務業,除2013年外,製造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皆高於服務業。


  第二,製造業有助於降低景氣的波動。服務業中有相當的比重在金融、房地產之上,上述行業受景氣、熱錢的波動影響大,比重太高,增加了經濟發展的風險。因此,多數國家需要一定比率的製造業,來降低國際景氣波動對產業的影響,以及避免衝擊就業與薪資。故歐美國家,包括鄰近的日本、韓國在金融風暴後,紛紛提出強化製造業發展的政策,來強化製造業的發展。德國製造業始終維持在二成以上可見一斑。


  第三,堅強製造業及其群聚是臺灣經濟的優勢,也是引導資金回流的關鍵。臺灣製造業相較服務業更具競爭力,製造業的發展大多是出口導向,面對較大的全球市場;而服務業的發展多是針對內需為主,市場相對較小。尤其是製造業的持續發展與完整中下游群聚,有助於爭取更多國際市場,營造更多有利引導人才、技術、資金的回流的環境。


  第四,製造業產業關聯效果高,對其他產業的帶動效果大。根據主計總處編制之產業關聯表,代表產業最終需求帶動其他產業產值增加的「向後關聯係數」視之,製造業平均約在3.6,代表製造業部門的生產活動約可創造3.6倍的乘數效果;而服務業僅約1.9,這顯示製造業在臺灣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遠高於服務業。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服務業的勞動力多集中於生產力較低且不可貿易的服務業,例如餐飲、住宿及支援服務業等,致薪資水準不易提升,是臺灣不少年輕人陷入22K低薪困境的原因。


  第五,製造業結合服務業有利於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並創造可觀的附加價值。根據OECD發展經驗顯示,隨著經濟持續成長,生產性服務業(例如物流、工業設計、資通訊服務業)和製造業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密切。


  在製造業轉向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供應型態過程,製造業的中間投入中,服務的投入比重顯著增加,而隨著製造業競爭力的提升或對生產品質要求的提升,服務業提供的質也必須相對應的提升,才能支應製造業需求,此代表生產性服務業的附加價值也會因製造業競爭力的提升而增加。


  第六,製造業在推動薪資成長及創造就業機會上,扮演關鍵角色。 根據主計處的資料分析,臺灣製造業前十名行業的平均薪資約5.6萬元,遠高於服務業前十名行業的平均薪資約5.1萬元,而服務業中薪資水準較高的產業類別,不少是屬於支援製造業的服務業,而不是受雇最多的批發零售業。此意味製造業的持續發展,創造『優質就業』的機會將隨之增加,這包括了就業需求的提升與較高的薪資水準。


  此外,臺灣服務業如扣除公用事業、政府部門、特許行業,其產值與重要性並不如想像中高,同時,服務業普遍規模較小,高階人才需求不多,欲依靠服務業自行發展帶動薪資成長或創造高階就業機會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整體而言,服務業蓬勃發展固然創造就業機會,但缺乏堅強製造業的存在,若干物流、資通訊服務、工業設計服務業、農業科學服務業亦無從發展,且服務業中有一定比率為不可貿易(non-tradable)的服務業,生產力低,薪資亦不易漲升。


  有鑑於此,維持堅強的製造業,擴大其關聯效果延伸及於服務業,才能創造附加價值,促進經濟永續成長,帶動更多的優質就業機會及推動薪資的上漲。


作者:王健全、馬毓駿/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分析師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 201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