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升斗小民怎麼看景氣燈號


  行政院經建會公布最新的2月份台灣景氣指標,其中的景氣信號在連續3個月黃紅燈上限37分之後,終於突破向上增加1分而亮出「紅燈」,而且連1月也修正為同分的紅燈,這個燈號所表示的是「景氣熱絡或者過熱」。在失業仍普遍,無殼蝸牛運動30年後再起的時刻,這個近6年首見,連2個月亮景氣紅燈受到高度質疑。


  不只失業民眾和生意低迷的業者有意見,學者們也紛紛發出批判聲,甚至於「燈號失真」都出口。有的學者質疑「如果景氣真的那麼好,央行怎麼不升息?」並且認為「在經濟承平時期,景氣沒有重大波動翻轉,景氣燈號的判讀力沒問題,但在景氣由谷底復甦階段,不能光看燈號,千萬別把這兩顆紅燈看成是經濟熱絡。」也有的學者說「由於去年經濟極端衰退,比較之下燈號當然會失真,因經濟景氣波動過大,燈號難以反映。」


金融泡沫粉飾假象


 

  勇敢發布明知會引發質疑燈號的經建會官員,對這兩顆紅燈的解讀是「1、2月燈號轉為紅燈,主要是去年比較基期太低,國內外經濟景氣好轉也是原因之一,目前景氣溫和復甦,就業市場已經穩定,未來可望隨景氣好轉逐漸改善,3月不排除還會續亮紅燈,連三紅機會大,但不宜解讀為景氣過熱。」

 


  關於經濟景氣已從谷底反彈回升,大家都同意,爭議點在回升速度超快,而且三兩下就跳到「過熱」,基期過低,經濟大衰退時期暴起暴落很自然的說法有其道理。問題就在「暴起暴落」的原因何在?姑且按下衰退的肇因不論,只看景氣復甦和各國政府「印鈔救市」的拉拔政策之密切關係,其實就可明瞭金融泡沫粉飾景氣復甦的假象。

 


  「樂極生悲,否極泰來」的循環本是人間常態,在重大「人為」失誤政策運作下導致大起大落的大衰退、大蕭條,只是循環周期時間會「拉長」而已。但政府為讓盡快復甦,於是施行「反景氣循環」政策,「撒錢」的「印鈔救市」政策致「揠苗助長」,表現在「資產炒作」或「金融泡沫」,如果這就是所謂的「景氣過熱」,則經建會的景氣燈號正是鮮活的反映呢!君不見各國當前正為「二次金融風暴」、資產炒作憂心忡忡,而「升息」也成為頭痛課題。為免泡沫崩破,捨升息改採「選擇性信用管制」來防止金錢氾濫、游資成河。因此,經建會的景氣燈號非但沒有失真,反而非常正確的反映現況呢!

 


失業仍未有效改善

 


  其次,經建會的景氣燈號是「總體性指標」,無法呈現各個行業別的情況。由於M型社會不只是所得分配,連產業分配也如是,而眾多中小型產業還在艱辛中致失業仍未有效改善,毋寧極正常,更不能據此說景氣指標失真。

 


  最後,有必要提醒的是,經濟景氣循環指標的編製基礎,係基於凱因斯理論,亦即政府有必要實施「反景氣循環政策」。所以,它是提供政府作為採用何種財經政策的依據,當景氣燈號由綠燈轉向黃紅燈,就在提醒政府應該準備「降溫」政策,到了紅燈時就要趕緊出手。於今觀之,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且對升息也密切注意,不也反映出經建會的景氣指標釋放出「正確信息」嗎?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則要在景氣指標上研判政府會施行何種政策,適時做出最佳因應對策,以使自己得利而免於受害。

 

  當然,需不需要政府施用反景氣政策和編製景氣指標,那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大課題了!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
資料來源:2010年03月31日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