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名人TALKS》拜習對話後的美中關係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最近進行視訊對話,這是拜登任內美、中領袖第七次會談,也是去年十一月兩位領導人在舊金山亞太經合會(APEC)見面後的首次對話。

  此次對話除了在氣候變遷、打擊毒品,雙方同意合作外,其他議題仍存有不少分歧。例如美方強調有必要繼續維持對中國大陸技術的圍堵,中方則表示不會放任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的壓制,必定會採取反擊行動,立場較之前強硬。

  拜習對話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接著訪中,在之前葉倫指責中國大陸長期大量補貼新能源汽車、鋰電池與太陽能電池,即所謂「新三樣」綠能產品,造就了巨大的優勢。由於大陸內需市場不振,所以將國內生產過剩的新三樣產品,低價傾銷到國際市場。美國甚至準備直接提高關稅,以抑制此不公平貿易行為。

  事實上,在今年三月中國大陸兩會中,官方大力提倡源起於習近平所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即以國家力量,將資源投入可以提高生產力的領域,以強化競爭力,其中也包括綠能產品。中國大陸當然不可能對國家領導人的倡議有所妥協。

  大陸認為將國內供給多餘的產品出口,屬於正常貿易行為;但到了中國便成為美國大力撻伐的「過剩產能」,成為實施貿易保護政策的藉口,與美國過去指責中國大陸鋼鐵產品出口是如出一轍。另外,大陸認為美國才是實施補貼的大戶,所以也毫不示弱;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爭端解決,控告美國「通膨削減法案」中,對電動車的補貼,刻意排除中國大陸產品,違反WTO原則。

  拜登政府防堵中國大陸是採取「小院高籬」的概念,針對半導體為主的高科技領域的產品及技術,即所謂的「小院」,持續擴大管制圍堵措施,以確保技術優勢。但美國也多次強調並非全面抑制中國大陸,在高科技領域的「小院」之外,雙方仍有合作的空間。

  然而此次美國所針對新三樣綠能產品,基本上並不在小院範圍內;但是中國大陸新三樣出口席捲全球,已經衝擊到美國經濟。由於美國十一月將舉行總統大選,國內經濟向來是影響選舉的最重要因素,拜登政府必然會推出更多的反制措施。

  綜合而言,拜習對話後,美國對中國大陸「圍堵技術」與「制裁出口」並重。美國甚至指出中國大陸政策的偏差,應將重點放在刺激國內需求,而非補貼產業出口,破壞世界貿易秩序,更引發中國大陸不滿,認為美國無權批評中國的總體經濟政策。

  在大陸內需市場尚未回溫下,鞏固新三樣出口,可視為中國大陸達成今年百分之五經濟成長率目標的最重要的途徑。預期中國大陸為確保經濟成長率可以達標,必然會全力反制美國制裁,美中經貿對抗,將會進一步升溫。

 

作  者:劉大年/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聯合報/A14版/民意論壇/2024-04-12

原文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39/789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