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顏慧欣:《名家觀點》合理解讀「台灣加一」的脈絡

近來全球供應鏈改革討論最常提到的概念,無疑是「中國加一」,不過「台灣加一」也時有所聞。 路透\
近來全球供應鏈改革討論最常提到的概念,無疑是「中國加一」,不過「台灣加一」也時有所聞。 路透

  近來全球供應鏈改革討論最常提到的概念,無疑是「中國加一」,不過「台灣加一」也時有所聞。二者都是「加一」,但意義卻大不相同。釐清差異有助於政府政策對焦,更有助於企業布局策略。

  過去60年,在自由化及全球化的大旗下,一切以成本極小化及效率極大化為依歸,使得挾有人力、土地各種價美物廉的生產條件的中國大陸,不但崛起成為世界工廠,更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惟隨著中國大陸經濟與科技實力崛起,加上內部強勢統治所需,不再低調韜光養晦,「中國製造2025」高調訂出2020年40%與2025年70%核心基礎零組件與材料「自主製造」目標,更在多年扶植政策下出現如華為、BYD等國家冠軍在全球攻城掠地,引發川普政府實施301條款懲罰關稅、對華為等實施出口管制。

  拜登上任後還繼續加碼,歐洲也在俄烏戰爭後高調推動經濟「去風險」政策,加上大陸本身經濟面對明顯的困難,因而「中國加一」在政策的「拉」及市場的「推」二種力量下,逐漸成為全球供應鏈改造主流思維。

  所謂「中國加一」就是指淡化對中國大陸的依賴,開發新的可信賴供應夥伴,作為改革的第一步。跨國企業(以及陸資企業)改在大陸以外地方生產製造,才可不受限制銷往美歐市場。美國拜登政府更高唱回流及「友岸外包」做為達成「中國加一」的配套。歐美國家清楚知道全球供應鏈的改變,絕非一時半刻可及,甚至永遠無法找到完美替代地點,因而只能漸進式尋求與中國大陸供應鏈之淡出。

  對於安全問題低的產業,從小家電到家具服裝等,「中國加一」長期要多元開發供應來源;對於先進半導體、超級運算、AI等關鍵領域,「中國加一」更側重在「先加一、後脫鉤」,最終要各成體系隔絕往來。

  由此觀之,「台灣加一」在手段及終極目標上都是不同的概念。美歐沒有訴求降低與台灣供應鏈的合作關係,也無意走向與台灣的產業或技術脫鉤,其單純在關鍵產業或產品上,在「生產地點」上增加台灣以外具有局部產能的「備援能量」的結構。

  因此美歐日等國邀請台積電等企業在境內設立產線,但無意要取代台灣企業及台灣的地位。同時拜登政府推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及台美租稅協定,也是美國認可台灣「友岸」地位之最好表徵,畢竟唯有對於供應鏈夥伴,才有調和彼此經貿法規環境差異之需要,及解決可能有礙彼此投資之雙重課稅問題。

  釐清二個「加一」的不同,第一個意義是對台灣而言,「台灣加一」下半導體、資通訊等產業受邀或主動在其他地區設立據點時,不應陷入窠臼解讀為淘空台灣,也非棄守台灣,而是當各國在尋求操之在己的經濟安全之際,這是作為可信賴夥伴的台灣,要維持未來的地位必須承擔之責任。

  台灣身為專業代工核心,在異地、多點經營的可能需求下,無可避免會墊高營運成本、增加不確定性,但在台灣繼續保持核心地位的前提下,是必要的長期投資。

  第二個意義是既然歐美夥伴無意取代台灣,維持台灣整體的「可信賴供應鏈」身分,是維繫長期競爭力的關鍵。要維持信任感,光靠赴當地投資可能不夠。未來我們必須持續深耕技術研發、防範人才與技術受到不法侵害而流失。再者對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的堅定支持,及保護市場機制作為商業運作基本原則,也有同對重要性。

 

作  者:顏慧欣/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A4版/焦點/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