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智慧經營/葉俊顯 科學化溝通 不浪費時間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 聯合報系資料庫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 聯合報系資料庫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談及前同事李淳成為新閣員,出線擔任外交部政務次長一事,眼神中盡是與有榮焉。葉俊顯表示,政府向中經院調將,李淳不是第一人,也不會是最後一人,中經院人才濟濟,現有43位研究人員,其中有39位有博士學位,比率高達91%。

菁英團隊 開放式管理

  除了這些金頭腦之外,中經院還有32位分析師也都是擁有碩、博士學歷的菁英人才,和約100位專任助理、200位兼任助理、60位行政人員。帶領這多達近450人的國家級財經智庫團隊,葉俊顯大方分享,「開放式管理」和「換位思考」是他的主要原則。

  自今年1月1日接下院長一職,葉俊顯位於中經院二樓院長室的門永遠敞開著,一級主管也有他的LINE,隨時可以跟他討論事情。葉俊顯說,他喜歡跟同仁溝通,但不喜歡毫無主題或漫無目標的發散式討論,就事論事是最基本原則,而他給同仁的建議也會非常明確和清楚,從不讓對方猜他要幹嘛。

  葉俊顯笑著說,「我不想浪費時間,我整天被事情追著跑」。

  葉俊顯表示,自己不喜歡跟同仁空談,他習慣用科學的方式來溝通,用數據和論理來說服同仁,以學術為基礎,用科學的論據來溝通事情,假如同仁的建議有道理,且有具體數據支持,就會考慮採用。

  葉俊顯還提到,他本身研究「機制設計」和「賽局理論」,所以他不鼓勵同仁陽奉陰違或弄虛造假,這會踩到他的底線。葉俊顯指出,在機制設計理論中,經常探討人與人溝通最重要的就是提供真實的資訊,否則溝通成本會相當大,「因為你不想跟我講實話,我就永遠無法釐清問題所在,這樣只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反之,如果人與人之間能不造假,那麼決策者就能依照真實的資訊做最適當的資源配置,讓社會的福利達到最適分配。

順應趨勢 盯國際脈動

  葉俊顯除了要求自己也希望同仁經常做「換位思考」。他說,就像賽局理論一樣,當你和其他人互動時,你必須考慮從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時會碰到哪些狀況,並以此作為你做決策的參考。如果只用自身角度來思考問題的本位主義做決策,常常會導致無效的決策和社會無效率,同理心和換位思考才可能讓社會往前邁進。

  此外,葉俊顯也將「與國際智庫的連結」列為接下中經院院長一職的重點工作。他指出,近幾年從美中貿易戰、疫情、俄烏戰爭、科技戰等重大國際事件爆發後,台灣從不被看見,到成為國際社會重要的一份子,台灣不再是美國前總統川普眼中原子筆頭的那顆小鋼珠,而是扮演穩定全球經濟發展的阻尼器。順著這個國際趨勢的脈動,台灣將來跟國際社會的連結勢必更緊密與頻繁,中經院身為國家智庫也將順應這股趨勢增加與國際智庫的合作與交流,提供政府做決策時的參考。

  台灣各行各業都受到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衝擊,葉俊顯坦言,這個衝擊也影響中經院,如何從中生代和新生代尋找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給年輕有能力的同仁磨練的機會,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同時,資深同仁退休所遺留下來的職缺,也急需聘用新人。因此,攬才、留才、育才也是他目前相當重要的工作。

  葉俊顯並提到,中經院的精神是「客觀」、「獨立」、「超然」,因此有興趣成為中經院的一份子,這三種特質一定要具備。同時,對政策的形成和目標必須具有好奇心和研究的熱忱,並著重溝通。

  中經院新院舍的興建則是葉俊顯另一項對內重要工作。葉俊顯說,希望能盡快完成統包商招標作業,讓新院舍在2027年如期如質完工,給同仁一個安定舒適的工作環境,開啟「中經院2.0」的時代。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3-09-08 00:00
記者:葉卉軒
原文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742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