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國大陸實施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對產業及經濟發展策略的影響 

編號: PR0862

作者: 張榮豐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06.12


摘要:

眾所周知,中國自建國以來一直是計劃經濟體制,其「五年計劃」一直是指導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性文件,雖然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五年計劃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量有逐漸薄弱的趨勢,但亦是引導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考依據。尤其,本次《十一五規劃》與過去10次五年計劃有許多的不同之處,例如由「計劃」改為「規劃」,並將重點由純粹強調經濟成長轉變為社會公平,對於許多經濟指標不再強制性規定等,均顯示本次五年計劃與過去不同,而且這次五年計劃是胡溫體制上任後第一個五年計劃,此次五年計劃的成敗亦關乎胡溫體制的運作是否順利,因此本次五年計劃對中國、台灣甚至是全世界都有相當大的意義。 

本研究的重點在討論中國制定《十一五規劃》背後的邏輯演變,與其策略選擇的主要原因,並詳細分析《十一五規劃》中所著重的六大重點之可能策略與結果。研究結果有下列許多發現: 

1. 首先,本研究略述了中國過去10次的五年計劃之重點與執行成效,以期找出其背後之思維改變與造成其成敗的因素,並作為《十一五規劃》分析的基礎,我們發現過去的「一五」與「五五」計劃期間,只有「一五計劃」算是成功的,而「二五」至「五五」計劃嚴格來說是失敗的,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產權國有造成民眾的利潤誘因消失,因而對於生產的積極性不足,中國政府只好使用許多的政治運動來增強生產意願,但成效不彰。而在「六五」至「十五」計劃期間,因為改革開放並恢復市場機能,故民眾的誘因被提起,使得計劃多能順利達成,甚至許多經濟指標都超量完成。然而,放權讓利的結果卻使得地方保護主義的興起造成諸侯經濟,且污染、生態破壞、城鄉與區域差距擴大等問題的出現。 

2. 其次,本研究分析《十一五規劃》的主要內容,發現其主要是要解決因改革開放後所遺留下來的諸多問題,即上述污染、生態破壞、城鄉與區域差距擴大等問題,且與過去的五年計劃著重於經濟成長速度的量化指標不同,本次計劃包含了許多經濟發展的「質」的改變。本研究詳細分析了《十一五規劃》規劃的六大重點(包括了推進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解決三農問題、推進城市化健康發展與確實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等)之可能策略與結果。

3. 且對於其規劃的成敗因素,包括諸侯經濟與其他影響成效因素之探討,如經濟決策者思維是否能夠轉變、市場機能與產權改革進程、利用外資策略是否加以調整、商業與生產環境是否可適應產業結構調整、金融體制改革是否成功、地方財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