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小企業對台灣經濟貢獻之評估 

編號: PR0837B

作者: 王素彎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06.10


摘要:

根據歷年中小企業白皮書統計資料顯示,台灣中小企業家數持續成長,由1982年的701,839家增加至2005年的1,226,095家,而中小企業家數占全部企業家數比重也一直維持在96.49%至98.67%之間。在銷售額方面,2005年中小企業銷售額已達10兆元,有近三成的銷售額是由中小企業所提供的。若從就業人數來看,國內就業市場每年約有77%至80%的就業機會是源自於中小企業,2005年在中小企業任職的人數已達764萬人。
台灣的中小企業除了在家數、銷售額及就業人數占有重要地位外,中小企業更在創造附加價值、促進經濟成長、創造就業機會、充實財政收入、平衡區域發展、帶動企業家精神、健全分工網絡等方面,對台灣經濟體系有很大的貢獻。
從中小企業所占全體企業生產毛額比重有4成以上的貢獻,高於銷售額的比重,顯示中小企業更擅長創造附加價值。中小企業出口比重雖然有逐年下降趨勢,1998年至2005年中小企業出口與全體商品出口的相關性達0.6845,GDP的相關性也高達0.7320,帶動生產總額的效果高達2.5倍,尤以製造業對上下游產業所帶動的關聯效果最大。在1987年至2005年,中小企業就業人數淨增加近138萬人,其中以中小型商業、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業為最多,而中小企業就業機會提供的增加速度與大企業相近,可見對就業貢獻之一斑。在稅收方面,約有1/4的稅收來自中小企業,對政府財政貢獻顯著。中小企業分佈在各縣市,可以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達到平衡城鄉發展的結果。台灣每年新設企業約占整體企業10%,且幾乎都是中小企業(2005年為99.74%),由此可見台灣擁有很強烈的創業家精神。就培育新創事業的搖籃─創育中心來看,其投資可創造近3倍的經濟效益,平均每個育成中心所創造的就業機會達687人。再就分工網絡來看,不管大企業或中小企業的中間投入,來自中小企業的比率都在提升中,說明中小企業在供應鍊中的重要性已逐漸增加。
為建構台灣成為中小企業創業成長發展最理想的園地,中小企業處依據〈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在整體政策上規劃成「營造優質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建構中小企業創業育成平台」、「提升中小企業科技資訊應用能力」、「強化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輔導功能」、「整合中小企業財務融通機制」等五大面向。配合國內及國際間經濟經濟情勢變化,構思業者現階段及未來所需,修整中小企業發展策略,規劃釋出相關配套措施,期能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發揮互助合作力量,促進產業穩健發展成具全球競爭力之中小企業。
在經濟自由化趨勢與產業國際化潮流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