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國產業之租稅金融政策研究 

編號: PR0794

作者: 王健全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05.12


摘要:

本計畫之主要研究目的涵蓋以下幾個方向:第一,維護資料庫與電腦填報系統,做為未來分析「促產條例」經濟效益的基礎。第二,租稅減免經濟效益的分析。除了根據93年度建置的模型做深入分析外,未來將加強總量管制概念下租稅獎勵條文之優先順序,總體經濟效果整體限制假設的改善等,以使效益的評估結果嚴謹、更合理化。第三,獎勵措施之研究。本部份今年的重點在於:(1)衡酌我國國情及未來(二○○九年後)產業發展之方向,並參酌我國產業競爭對手國之獎勵政策(包括金融措施、補助、行政輔導等),研擬具體建議條文並完成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之全面翻修。(2)完成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6條、第7條、第8條、第9條相關子法修訂。(3)另因獎勵政策屬跨部會業務,為求取得產、學、研之建言及行政院各部會對獎勵方向之共識,針對未來獎勵方向及條文,應舉辦五場次座談會廣為討論,以求獲得各方意見。第四,即時性研究。

當前台灣經濟面臨的關鍵課題包括:第一,代工為主的產業發展,附加價值低,在利潤率偏低與新興工業國家的強力挑戰下,產業被迫外移,無法根留台灣;第二,以成本降低為思考的製程創新占絕大多數,產品策略、商業模式的創新明顯不足;第三,區域經濟整合蔚為潮流,不利台灣出口導向的經濟。在全球化、整合化的壓力下,強化創新,掌握零組件、專利的開發,才是台灣下一波經濟脫穎而出的關鍵;第四,在產業外移之際,如何運籌資源根留台灣,或扶植新興產業以創造就業人口、填補產業外移的空缺,值得正視;

為了解決前述的瓶頸,帶領台灣快速升級轉型,邁向製造/服務並重,創新、品牌兼具的新經濟體,未來在「促產條例」的調整上必須賦予下列的內涵:
(一)突破性、戰略性思考,引領台灣邁向嶄新的經濟體;
(二)因應中國大陸經濟的快速崛起,從資金回流再投資、根留台灣、服務業發展,品牌台灣等構面設計,才能維持對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優勢,並創造附加價值,躋身先進國家之林;
(三)租稅減免與財政收支改善應尋求平衡點;
(四)多元化獎勵工具來搭配租稅獎勵,減少財政負擔;
(五)功能別與領域別兼具之獎勵;
(六)產業的租稅優惠獎勵應搭配直接補助工具。

有鑑於此,加強創新,品牌、行銷通路的布建,以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創造就業」機會,同時協助台灣加速邁入「知識經濟」時代,以因應新興工業國家的挑戰「高值台灣」策略,將是台灣追求進一步經濟成長的關鍵。其次,積極整合資源,「運籌全球」來因應國際化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