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投資效益之評估─以觀光客倍增計畫為例 

編號: PR0788

作者: 溫蓓章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05.12


摘要:

壹、研究目標與限制 

本研究以「觀光客倍增計畫」為例,衡量目前計畫實施成效,評估執行措施是否妥適,並建立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投資效益評估方法與流程。本研究預期成果包括:(一)計畫目標與各項執行措施是否妥適連結;(二)計畫執行投入之預算、人力等資源配置允當性、經費使用效益;(三)計畫執行成果之質與量是否符合預期目標及不同類型觀光旅客需求;(四)計畫執行產生之影響或衍生之效益與預期是否相符及對台灣觀光事業發展產生之價值或貢獻;(五)提出本計畫未來改進方向。

由於觀光產業的發展明顯具有跨部門的特性,因此「觀光客倍增計畫」實施內容龐雜;而發展觀光政策目標的達成成效,實涉及諸多政府管制、關聯產業策略及地區建設進展,牽連甚廣又不易明確切割評定特定政策或計畫的成效。再者,本研究受限於研究資源有限、期間內可取得之官方統計資料、評估時點在計畫執行中途、觀光產業之投入產出或成效缺乏適當方法與資料來切割等限制與困難。致使研究之進行方法、研究成果之呈現等,僅為目前「觀光客倍增計畫」實施效果之衡量。 

貳、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政府投入「觀光客倍增計畫」為評估對象與目標,著重於「觀光客倍增計畫」整體之效益評估,不針對單一分項計畫分析其成效。研究方法設計上,主要依據相關之政府統計報表、研究或評論文獻,及中華經濟研究院之產業關聯分析資料庫等,進行統計和數量化分析。在一手資料之建立與蒐集上,以49位產、官、學專家焦點群體訪談質性資料、採行二階段分析層級程序法進行專家AHP問卷調查,並對51家Inbound接待旅行社進行問卷普查等,以適度補充說明量化分析之成果。 

本研究具體建立「觀光客倍增計畫」投資效益之評估架構,切分為政策規劃、政府投入、國際旅客市場、國內經濟價值和觀光產業發展等五個系統,並設定各系統之評估構面與次構面、評估指標或內容。在評估分項計畫與子項計畫對於目標達成之相對重要性上,本研究採用分析層級程序法,依據實際操作需要切分為二階段進行,建立了「觀光客倍增計畫」執行措施與目標連結強度指標;並藉以分析資源配置允當性;再運用訪談和調查結果,分析「觀光客倍增計畫」政策規劃與執行之妥適性。 

為分析「觀光客倍增計畫」吸引來台旅客人次之執行成效,本研究採用時間序列法之X11程序,離析短期不規則變動、季節變動及長期變動趨勢,以分析觀光客倍增計畫對不同旅次目的和市場別人次變動的影響。評估「觀光客倍增計畫」之經濟效益上,採用產業關聯模型之投入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