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產業科技創新相關調查之產業研發議題綜合分析 

編號: PR0775B

作者: 劉孟俊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05.12


摘要:

為提昇我國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國際競爭力,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是當今施政的重要目標之一。然而,在高科技產業占我國GDP比重達13.3%之際,我國高科技產業淺碟型的代工特質並無太大改變,以致產業的附加價值不斷滑落。為了檢討我國產業科技創新的機制,本研究針對廠商採取的「研發策略」、政府之「產業科技政策」與產業或廠商「創新績效」三項層面加以探討。

觀察全世界經濟生態之演變,可發現服務業佔整體生產之比例持續提高,服務業發展之議題也變成近年來管理學者所重視之部份。隨著經濟型態之變遷,相關先進國家的產業結構也日漸進化至以服務業為重。且藉由服務業所賺取之收入,相對支出成本亦較其他產業之成本為低。綜而言之,環觀全球先進國家服務業儼然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如何有效地鼓勵服務業的研發創新,以發展我國服務業的高值化,已成為目前產業創新政策最重要的課題之ㄧ。

相較於技術創新之有規模與次序性的發展,服務創新本身屬於一個新興且持續發展中的領域。服務創新本身的定義、相關基準、衡量標準、成功因素等等也會與技術創新有一定的差異存在,且尚需一系列相關且連續性的研究,來累積相關的知識以及管理經驗。因此,透過本研究之進行,可以有效的對於服務創新之領域進行細部的調查,以瞭解台灣目前進行服務創新時所面對之整體環境、形成過程及面對障礙,並加以解析。

另外,從過去台灣的產業發展歷程來看,台灣的技術相當程度的依賴外國的技術移轉。不論是目前自豪的電腦、半導體產業或是被視為傳統產業的塑膠業,台灣過去十幾年在這幾個產業的技術進口是不斷成長的。然而這些進口的技術對台灣的本地的研發活動的影響,在過去的實證研究並不多見,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台灣廠商的技術進口對研發活動的影響,以及技術移轉對廠商的創新成果與生產力的影響,並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在市場與生產全球化的趨勢下,多國籍企業紛紛從事海外研發活動,以進一步提升其競爭力。本研究首先透過運用經濟部投審會之相關資料庫,針對台商在外與在中國大陸的研發動機進行分析,研究地主國與投資國之間技術連結的關係,並對廠商的海外研發投資的策略作一比較。

檢視科技產業的附加價值,可提供政府在制訂研發創新政策方向時的參考。在現今科技產業整體市場需求不振,以及國際品牌大廠與新興對手夾擊之下,台商的獲利空間不斷下滑。然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長期受惠於許多獎勵政策的支持,且往往運用高素質且年輕的人力投入,若無法創造令人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