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僑外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及對我國經濟發展貢獻分析報告(民國92年) 

編號: PR0724-1

作者: 劉孟俊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04.12


摘要:

外人投資的原因很多,如利用地主國豐富且廉價的資源、享受政策優惠、擴大市場、享受規模經濟等,均是企業樂於千里迢迢到其他國家進行投資的原因。另外,過去在貿易尚未充分自由化之前,許多國家都會利用關稅或非關稅貿易障礙來保護本國廠商,使得先進國家無法將產品外銷,因此,許多先進國家的廠商即進行對外投資,企圖『躍過關稅』而將產品在當地生產、當地銷售,這也造成了對外投資的目的之一。然隨著愈來愈多國家加入WTO後,降低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這種躍過關稅的投資行為所帶來的利益逐漸減少,外資企業的子公司必須面臨轉型或結束營運的抉擇,這些子公司的抉擇深切影響著地主國的經濟發展。 

長久以來,台灣的經濟發展始終與僑外資有著重要的關聯性,80年代以前僑外資企業著眼於台灣優秀而成本低廉的勞動力,與政府多項優惠措施的吸引,紛紛來台投資,不僅為台灣創造充分的就業機會,亦提升台灣的出口與生產技術,使台灣在國際市場中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然而,自從中國大陸經濟改革開放之後,台灣許多優勢逐漸被中國大陸取代,且自80年代後台幣升值、土地價格上漲、工資上升等不利於勞動密集產業發展的因素,使得我國部分產業逐漸出走,部分僑外資亦由台灣撤資,對台灣經濟形成相當程度的衝擊。此一時期,政府積極進行產業升級,朝向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發展,其中尤以高科技資訊產業的表現特別突出,時至今日,台灣甚而成為資訊電子產品生產與出口的重要國家,而這亦為台灣吸引僑外資的重要優勢之一。 

本研究以產業經營環境對於海內外廠商直接投資活動與其對於我國的影響為焦點,規劃「華僑及外國人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本研究透過郵寄問卷,分析回收問卷內容,目標在於掌握企業投資動機與營運等資訊,進而作為政府擬定相關政策之依據。本次問卷調查總計寄出3,654家,收回1,280家,回收率為35.03%。本次調查研究規劃五項層面進行調查與分析,分別為(1)僑外投資事業營運概況、(2)營運當地化進程、(3)僑外投資事業在台的研發創新活動、(4)僑外投資事業對我國經濟效益之影響,以及(5)僑外投資事業對台營運環境檢討與建議。經過綜合整理與分析,得出以下之結果: 以投資型態區分,僑外資廠商偏向少數股權,其次為獨資;若以細項產業區分,除了基本金屬製造業、電子電器製造業、批發零售業、與餐飲業少數股權比率較高之外,其餘大多為多數股權或獨資。僑外資廠商獲利率主要分布在0~5%,且大多數的受調廠商均有獲利。由調查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