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產業科技創新相關調查之產業研發議題綜合分析 

編號: PR0700B

作者: 劉孟俊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04.12


摘要:

本研究分別運用「1998-2000年間台灣地區技術創新調查」、「電腦與半導體製造業上市、上櫃公司的年度報告及財務報告」、「僑外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與「大陸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以及「財政部賦稅統計年報」等資料庫,針對四項子題分別進行加值分析:「產業科技創新相關調查」、「高教育員工對專利與生產力的貢獻」、「在台外商與大陸投資台商研發創新活動之對比分析」、「研發投資抵減對廠商研發支出影響之初步分析」。 

一、產業科技創新相關調查 本研究利用因素分析 (factor analysis),針對廠商資料進行因素萃取,以選取影響技術創新指標。其次,運用技術創新指標進行群聚分析 (cluster analysis),對具有相似創新指標的廠商進行分類,歸納各廠商的創新模式。製造業可萃取五個創新指標,分別為「產品技術創新」、「技術創新資訊仰賴市場提供」、「製程技術創新」、「電子商務應用」、「價購外部知識與人員訓練投入」。製造業廠商與服務業廠商的創新模式均可歸納5類。 

二、高教育員工對專利與生產力的貢獻 

本研究以台灣21家半導體與59家電腦公司(共80家廠商)於1994-2000年間之資料為對象,以Poisson and Negative Binomial模型來研究專利生產,而以生產函數來研究生產力的議題。實證結果顯示,對公司的專利研發與生產而言,其主要的貢獻來自於具有碩士與博士學歷的員工,大專學歷的員工對公司的專利生產而言並無顯著的影響。大專與大專以上學歷的員工對生產力 (value added) 的貢獻至少為高中與高中以下學歷員工的兩倍。就生產力而言,高學歷員工會促進企業內部的研究與發展,在一企業中,高學歷員工 (大專與大專學歷以上) 的比例越高,該企業的研發對生產力的影響愈為顯著。但就專利生產而言,高學歷員工與研發支出則呈現替代的效果。 

三、在台外商與大陸投資台商研發創新活動之對比分析 

大體而言,海外投資子公司的技術連結可分為,地主國技術連結與母國技術連結。根據調查,無論「外商來台投資」或「台商赴大陸投資」廠商,研發合作的對象主要是客戶、與原物料供應商,顯示除少數旗艦大廠較有能力進行前瞻性海外研發外,大部分的廠商海外研發活動仍與當地市場與生產活動相接軌。但在台外商的技術連結偏向於地主國地區,然而大陸台商的技術連結較接近於母國連結。雖然各產業略有不同,展望未來大陸台商的研發活動會逐漸增加在當地的連結關係。

四、研發投資抵減對廠商研發支出影響之初步分析 本研究側重於比較投資抵減與補貼對廠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