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雄港對總體經濟與區域經濟影響之調查分析 

編號: PR0678

作者: 高長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04.08


摘要:

台灣地區經濟發展係屬海島型經濟,必須依賴對外貿易,而進出口貿易之貨物,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係靠海運,因此港埠的設置,至為重要。港埠可說是進出口貿易交匯之樞紐,亦為國際貿易貨物必經之要衝,以及國家對外運輸的門戶。除此之外,港埠的發展更關係到週邊區域產業的流通,進而影響到全國經濟的發展。 

 高雄港是國內最大的國際港埠,位於臺灣西南海岸,扼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交匯之要衝,港域遼闊,腹地廣大,地理條件優良,為一天然良港。本研究為探討高雄港建港以來,對國家總體經濟或區域經濟發展之貢獻如何?是否已達成建港之目的?乃利用行政院主計處民國八十八年之產業關聯表、總體經濟指標,及區域經濟資料為分析依據,對高雄港與國家、區域經濟,及大高雄地區之關聯影響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高雄港對總體經濟之貢獻 

(一)高雄港港埠活動創造的生產淨值在全國各港埠中居首位,佔全台灣各大港口創造附加價值總和的一半左右。 

(二) 經由高雄港進出口的貨物佔全國一半以上,都居全國第一位。進口貨物主要為礦產品(佔總量的68.58%)、卑金屬及其製品(10.4%),及植物產品(6.4%);出口貨物主要為卑金屬及其製品(佔總量的40.77%)、橡膠塑膠製品(16.02%)、礦產品(12.32%)。 

(三)高雄關稅局對全國稅收的貢獻在二成左右,相對於高雄港貨物裝卸量佔全國總量的比重平均高達六成以上,落差很大,顯示經由高雄港裝卸之貨物量大,但價值相對較低(或適用的關稅稅率相對較低)。 

(四)高雄港解繳給交通部專戶的商港服務費佔全國總數近一半,遠高於基隆港的31.20%和台中港的18.6%。 

(五)高雄港進出口實櫃經「投入產出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對台灣產值及就業貢獻佔全國總數一成以上,對台灣產業發展、整體經濟成長的貢獻非常大。 

二.高雄港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關係 

(一)高雄港港埠與高雄縣市地區產業發展之榮枯息息相關,高雄港之營運,吸引相關產業聚集,而且創造許多就業機會,對於繁榮地方經濟發展有顯著貢獻。因此,高雄港港埠發展與高雄市之都市發展實為相輔相成。 

(二)高雄港對高雄市政府市庫的貢獻每年將近六億元,約佔高雄市政府稅收總額的0.72%,可說是高雄市政府重要稅收來源之一。 

(三)高雄港的商港建設費收入,交由交通部統籌運用,其中有部分分配至高雄市政府,成為建設高雄市之重要資金來源之一。 

(四)經由「投入產出分析」,高雄港營運對高雄市生產值、薪資所得、就業人數及稅收的貢獻高達30~37%。在不同產業中,商品買賣業、運輸工具業,及運輸倉儲通信等三個服務業的產值、所得及就業水準,受高雄港營運的影響相對較大。在製造業中,以鋼鐵、塑膠及其製品、金屬製品等三個產業,受高雄港營運的影響相對較大。 

(五)高雄港營運對高雄縣市生產值、薪資所得、及稅收的貢獻,「投入產出分析」的估計結果顯示,貢獻程度高達40%。 

 總括來說,台灣是一個海島型經濟體,與世界各國經濟的往來非常頻繁,在貨物運輸上,高雄港在全國各港口中佔最重要的地位。以裝卸量為例,高雄港佔全國港務百分比歷年來都在六成以上,近年來更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因此,與其他港口相比,高雄港港務對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最高,也可以說高雄港之港口運輸機能,實為台灣經濟之要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