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WTO外溢效果之探討 

編號: PR0648

作者: 杜巧霞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04.04


摘要:

加入WTO後,我國必須進一步開放市場,其中有一部份是因為我國入會承諾的後續兌現,但更大部分將是未來WTO新回合談判對所有會員國之要求,因此開放市場將是我國加入WTO後必須承擔的主要義務。針對開放市場措施之實施,其直接的影響是進口產品的增加與進口物價的下跌,這將使消費者受益,消費水準提高,是開放市場後的直接效果。但是對國內相同產品的生產業者則會形成競爭壓力之提高,如果國內產業順利調整,將造成產業結構的改變,全體社會福利水準將為之提升;惟如果部分產業調整能力不足,也可能產生一些產業受損的現象,這可以說是開放市場後的一種外溢效果。 

所謂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即是經濟學中所謂的外部性(externalities),又分為外部經濟(external economies)與外部不經濟(external diseconomies)。外部經濟是指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利益或好處,為他人所分享,但並未要求其付出代價。就社會整體而言,通常是外部經濟活動不足與外部不經濟的活動過多,而較需要政府介入的主要是外部的不經濟。 

就加入WTO而言,加入WTO的入會承諾主要是開放市場以及與開放措施有關的制度改革與參與國際活動。其中前者屬於對經濟活動的規範,對第三者可能產生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而後者為非經濟活動,惟由於這些活動的參與也可能產生一些非屬於活動本身的外部效益,因此可以歸類為參與WTO經貿活動的外溢效果。 

由於市場開放措施對國內資源配置、產業發展的外部經濟乃一般常態,而兩岸在同時加入WTO後,大陸經濟體制加速改革與自由開放,對兩岸關係也應該會有正面影響,即應該具有正面的外部性,不需要本研究特別探討。本研究主要探討我國加入WTO後,相關產業是否有外部不經濟的現象,分析制度改革下所產生的非預期效果與衍生之問題。此外,對於我國因為入會而在國際外交與經貿領域產生的影響也進行分析,期能充分利用此一組織,並促使我國之入會活動能產生最大的外部效益。 

為了瞭解加入WTO對我國經濟之影響,本研究先從總體經濟層面加以探討,惟由於我國入會時間尚短,總體經濟影響之評估必須有充分統計數據,利用模型加以評估,故此部分主要是利用文獻回顧的方式,彙整歸納前人的研究,對我國總體經濟進行概況式的分析。至於對個別產業,則分別從農業與工業不同角度進行進口市場與產業發展之檢討與分析。此外,對於入會至今,因為開放市場而出現之社會現象,及未來可充分利用WTO參與之國際活動也進行個別的檢討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