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國內外重要經貿動態及產業發展概況(雙月報) 

編號: PR2388B1

作者: 江文基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21.11


摘要:

壹、第一期 

一、國際最新情勢及重大經貿事件 

1. 拜登新政下之臺美關係可能發展與意涵 

 拜登政府以「重生美國民主制度及與民主國家組成同盟」為外交推動主軸。在雙邊經貿關係上,可預期美國會從單邊主義逐漸回歸區域甚至多邊架構。至於對中國態度,美國接受兩國相互競爭之事實,並力求競爭結果對美國有利之發展,而非將競爭視為要消除的問題。 

 拜登新政對臺美經貿互動之展望: 

i. 拜登強調與「科技進步的民主國家」合作,臺灣是美國重建供應鏈的潛在優勢對象,我國應把握切入產業合作之機會。 

ii. 美國印太戰略與我國新南向政策在區域及對象有所重疊,故仍有許多可推動雙邊合作之處,例如人才培訓、公共衛生及對新南向國家之基礎建設投資等方面。 

iii. 拜登強調在美國境內基礎建設與各項資源強化前,不會與任何國家簽署新的貿易協定,我國有意朝向臺美雙邊經貿協定(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 BTA)之推動進程也將一併受影響。 

iv. 我國宜密切注意拜登政府對加入CPTPP之看法與政策發展,不論是共同加入CPTPP,或與美國推動雙邊經貿協定,均可為相互替代或同步併行之政策選項。 

2. 歐中投保協議完成對我國之影響與意涵 

 《歐盟-中國全面投資協定》旨在建構並完善歐中雙邊投資制度,此協定於109年12月30日宣示CAI原則性完成談判,2011年可望正式生效。 

 中國指出稱《歐盟-中國全面投資協定》為其與第三方完成之最具企圖心的投資協定,此協定是中國首個將禁止強制技術移轉之規則、國有企業行為、補貼透明化及永續發展等議題納入談判範圍之協定。歐盟則認為《歐盟-中國全面投資協定》將為歐盟企業提供前所未有的市場開放機會,且CAI亦將使中國恪守關於永續性、透明性和非歧視性之原則。 

 目前法國、荷蘭、比利時與盧森堡等國皆表示將要求改善人權條款,否則將拒絕批准《歐盟-中國全面投資協定》。 

 《歐盟-中國全面投資協定》對我國可能影響與意涵: 

i. 《歐盟-中國全面投資協定》可望改善中國整體投資環境與政策法規透明化,對臺商在中國營運亦將受惠。 

ii. 中國與歐盟的補貼措施將透明化,有助於臺商同享公平待遇。 

iii. 促進歐中相互投資,對臺商在歐中投資布局是否形成競爭,仍須後續觀察。

二、我國經濟發展及重點產業發展現況 

1. 我國經濟發展現況:109年我國出口總額3,452.85億美元(+4.9%),進口總額2,865.09億美元(+0.29%),均呈現成長;同一期間,我國對外投資總額177.12億美元(+60.66%),外來投資總額92.71億美元(-17.91%)。 

2. 截至110年02月04日,「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共創造總投資金額約新臺幣約1兆1,922億元,預估創造本國就業9萬9,457人。 

3. 資安卓越產業:資安為發展數位經濟與產業創新之基石,為因應5G、AIoT 等技術帶動的數位轉型及智慧化需求,政府規劃資安卓越產業以強化新興領域防護及打造高階實戰場域為主軸,發展5G、半導體等新領域資安國際解決方案並建置國際攻防場域及高階資安人才基地。 4. 民生及戰備產業:全球面臨產業供應鏈重組,我政府透過「穩地能源自主」、「優化糧食安全」、「完備醫療物資」、「強化民生物資」、「健全救災物資及砂石調度」等五大面向提升國內關鍵物資自主供應能力。 

貳、第二期 

一、國際最新情勢及重要經貿事件 

1. 氣候變遷議題對國際經貿之影響: 

 氣候變遷與全球經濟活動息息相關,在氣候變遷議題已受全球各國重視的情況下,國際經貿管制體系(如WTO)勢必有所因應與調整,此對於進行國內政策之制定將帶來影響與限制。 

 以歐盟近期推動之「綠色新政」而言,特別是其中的碳邊境調整機制,WTO許多會員呼籲歐盟此貿易政策應確保符合WTO規則,以避免不必要之貿易障礙產生。歐盟強調其「綠色新政」內容將會與WTO多邊貿易規則兼容並蓄。 

 WTO方面,在109年11月發起貿易及環境永續之結構性討論(TESSD)中,已有許多會員希望能在今(110)年底第12屆部長會議達成相關成果,其中包括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等長期性議題研擬工作計畫。 

 減排無疑已成國際趨勢及多數國家之共識,我國應持續響應各種以減排為目的之倡議與計畫,與各國合作(包含善用APEC及WTO等我國為會員之國際組織),以共同推動多邊碳定價機制為目標。 

2. 美國關鍵供應鏈行政命令之意涵及影響: 

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今年2月24日簽署了《美國供應鏈行政命令》,要求全面審視美國製造業、供應鏈和國防工業基礎之經濟安全。 

 美國供應鏈行政命令指定聯邦政府特定機關審查半導體及先進封裝、高容量電池(含電動車電池)、關鍵礦產及戰略物資(含稀土)、藥品及原料藥等四項關鍵產品(key product)供應鏈中之漏洞與風險,並於該命令發布後100日內提交相關檢討報告。該命令另要求評估國防、公共衛生、資通訊科技、能源、運輸、農業等六大重要行業(key sectors)之供應鏈可能遭遇之風險,並於一年內提出相關評估報告。 

 美國供應鏈行政命令重心首重本國供應鏈之建立,輔以多元化進口來源,降低產品過於依賴單一來源之風險。此次行政命令所關切之供應鏈安全並不涉及全部產業,而是10大關鍵領域,因而以其他產業領域之供應鏈關係(如紡織、鞋類)而言,研判美中之間應仍有合作的空間。 

 行政命令影響下,我國關鍵領域之產業(如半導體)在美國落地情形預期將更加頻繁。除了加強研發,由於臺灣半導體材料生產能量相對不足,因此可考慮強化與半導體材料具有生產和研發優勢的日本合作,共同開發新世代晶片所需之關鍵材料,將可望進一步鞏固我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之競爭地位。 

3. 新疆棉事件看國際經貿新秩序:  在瑞士的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拒絕幫新疆棉花認證後,歐美國家陸續抨擊中國的新疆政策,指控中國在新疆的棉花產業使用的是「強迫勞動」,並陸續祭出相關規定制裁新疆出口的棉及棉製品;而後,數家國際知名服飾廠商響應,拒絕使用新疆棉花,引起廣大中國消費者反彈,在中國發生抵制外國品牌及愛用國貨等一系列民族主義活動。中國政府在批評外國抹黑同時,也積極邀請各國派人前往新疆實地考察。 

 歐美等國的禁令將迫使國際廠商於短期內尋找可替代新疆棉花的其他產地棉花,並促使其思考將產業從中國移到他國的可能性。而民族主義的風潮,將促使國際廠商的股價及收益大幅下降,而中國本土產業則與之相反,股價和收益大幅提升。 

 長期可能造成的影響有三種,然前兩種為極端狀況,因此最有可能的是綜合(1)和(2)的第三種情形: (1) 迅速達成和解,後續無任何影響。 (2) 遲遲無法和解,大量產業外移,中國與國際企業兩敗俱傷。 

(3) 達成和解,但依然有部分棉與紡織類產業外移,而中國致力於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 

二、我國經濟發展及重點產業發展現況 

1. 我國經濟發展現況:110年我國出口總額620.59億美元(+23.16%),進口總額513.62億美元(+17.65%),均呈現成長;同一期間,我國對外投資總額13.76億美元(-40.09%),外來投資總額8.87億美元(-40.52%)。 

2. 截至110年4月1日,「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共創造總投資金額約新臺幣約1兆2,031億元,預估創造本國就業100,532人。 

3. 臺灣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契機與挑戰:在節能減碳的潮流之下,轉型電動化已成車輛產業發展趨勢,驅動全球科技汽車工業版圖轉移、重整。電動車主要由電池、電機(馬達)、電控等三電系統組成,半導體和操作介面產業為臺灣具優勢產業,業者可朝向電控相關產品發展,協助非傳統車廠開發車款、供給全球車廠系統及關鍵零組件、軟硬整合衍生的人機介面商機及發展新型態應用服務系統等,為我國發展電動車4大潛在商機,惟電池領域尚無關鍵臺廠,是臺灣發展電動車主要的挑戰。 

參、第三期 

一、國際最新情勢及重要經貿事件 

1. 美國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Strategic Competition Act 2021)之研析: 

 《戰略競爭法》草案內容涵蓋美國對印太戰略、數位政策、投資管制及與中國談判之立場。  印太戰略:深化與日、韓、澳、菲、泰等關鍵盟友在外交、經濟、安全及人權等領域合作;強化與臺灣、印度、東協及紐西蘭等國之夥伴關係;成立美日澳印度四方對話機制(QUAD)工作小組;重申其對東協之政策。 

 數位政策:特別要求美國USTR啟動與歐盟、日本、臺灣、五眼聯盟國家或其他國家之數位商品協定談判並推動「數位科技貿易聯盟」。 

 投資管制:追蹤並評估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和補貼之企業及其對經濟之影響;確認中國企業承擔反競爭行為之後果;強化對關鍵科技及敏感數據的保護;與盟友及夥伴於OECD、WTO及其他國際組織進行合作;追蹤並評估中資參與美國資本市場之情形和風險。 

 與中國談判立場:確保中國承諾對其貿易及經濟政策作出結構性改變;促進互惠的直接投資開放。 

2. 第12屆部長會議預計將在今(110)年11月底於日內瓦舉行:  多邊議題:將聚焦在農業、漁業補貼及發展議題等談判議題。 

 在自願性參與談判領域電子商務倡議、投資便捷化倡議、微中小企業倡議等談判議題的推動目標乃是持續擴大參與成員、縮小文本草案之分歧。 

 歐盟預計實施碳邊境調整措施對於貿易可能產生的影響,再度引發各會員對於WTO在永續發展與環境方面可以發揮功能的重視。 

3. WTO豁免武漢肺炎疫情相關物品智慧財產權提案之研析: 

 印度和南非等會員於WTO場域提案建議豁免疫苗相關TRIPS義務,以達到遏止武漢疫情蔓延目的,但提案之豁免範圍廣泛,意在將武漢肺炎疫苗的生產技術、製程、關鍵成分、生物樣本、臨床試驗數據等專利與商業機密,釋出給所有WTO會員,為意見分歧之癥結點所在。 

 WTO豁免疫苗智慧財產權對臺灣而言利弊並陳。若國際藥廠釋放專利,我國有能力量產,除可確保國人健康安全及提升國內疫苗研發技術,未來也有機會出口他國,但我國的疫苗技術也因此需要向他國開放,可能對國內相關疫苗生產者產生影響。 

 現階段該提案各國意見分歧,短期內影響不大。 

二、國內重要經貿發展─臺灣2021年下半年經濟展望 

 我國下半年經濟之影響決定於消費、投資與出口,而疫情持續時間之長短至為關鍵: 

i. 疫情短期受控:第二季以內受到控制,僅消費面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投資及出口影響不大。若出口和投資因歐盟、美國、中國等經濟復甦持續擴大,下半年經濟成長可望提升。 

ii. 疫情長期蔓延:疫情延續到第三季和第四季,消費低迷將連帶影響企業投資,以及停工導致出口產能下降,經濟成長率將會隨著疫情時間而下修。 

三、我國經濟發展及重點產業發展現況 

1. 我國經濟發展現況:110年1至4月我國出口總額1,329.11億美元(+27.99%),進口總額1,123.68億美元(+22.38%),均呈現成長;同一期間,我國對外投資總額22.85億美元(-56.68%),外來投資總額15.73億美元(-47.73%)。 

2. 截至110年6月4日,「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共創造總投資金額約新臺幣約1兆2,276億元,預估創造本國就業102,9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