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川普時代下臺灣亞太經貿新戰略 

編號: PR1933B

作者: 吳中書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17.12


摘要:

2016 年 11 月 8 日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其強調「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受到高度關注,尤其臺灣、中國大陸與東協等東亞國家及美國間存在密切的產業供應鏈 關係,美國對 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等經貿協議的態度及貿易保護措施之施行勢必影響東亞產業鏈的分工布局。 

在川普新政策下,各界普遍認為中國大陸的經貿表現 將受到相當程度的衝擊但對於東協各國可能受到之影響,則存在不同看法。有鑑於此,本研究主要在於探討在川普新政推動下,中國大陸及東協各國的經貿政策走向將如何調整,此又將會對臺灣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並據此提出因應對策供政府擬定政策之參考。 

首先就中國大陸來看,雖然川習會後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態度較為和緩,但美國手中仍握有相關工具以處理中國大陸所採行的不公帄貿易措施,此類工具主要包括反傾銷及反補貼措施、針對鋼鐵及鋁材啟動《貿易拓展法案》第 232 條款調查、嚴防陸資海外併購案 (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 )另外,美國亦持續利用中美雙邊對話帄台尋求解決中美貿易逆差之可能途徑,包括川習會後所啟動的「中美百日計劃」及新成立之外交安全、全面經濟、執法及網路安全、社會和人文等 4 個新的「高級別對話機制」。在前述政策工具及雙邊對話機制的推動下,預計可能對中國大陸的對美出口、外人投資及海外併購帶來影響。其中,在對美出口部分,預期諸如鋼鐵、鋁材、傢俱、太陽能晶矽電池及模組等產品,是最有可能成為優先實行貿易制裁之項目。 

而為了因應川普新政所帶來之影響,中國大陸商務部於 2017 年 5 月公布「關於中美經貿關係的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將加強中美投資合作與省州經貿合作,並擴大自美國進口,以加強與美國的經貿連結並且改善中美貿易逆差此外,從中國大陸近期之政策推動來看,放寬外資的投資限制並且提供投資誘因、加強自主創新及海外人才吸引亦為中國大陸因應美國之重要政策,前者主要是回應美國企業之訴求並希望吸引外資企業持續在中國大陸發展,後者則是為了因應無法藉由併購美國企業來取得先進技術之問題。再者,為了降低對美國出口貿易之依賴,預期加速推動內需發展並利用「一帶一路」戰略移轉出口市場亦是中國大陸可能採行之重要政策。

其次就東協各國來看,在美國退出 TPP、啟動第 232 條款、加強反傾銷與反補貼的運用以及為創造國內就業機會,積極吸引製造業回流等政策的影響下,對與美國經貿往來密切的東協國家而言,無論是在雙邊貿易或是吸引外人投資都可能會受到影響。再則,若是美國減少國際組織的參與,對於相對低度開發的東協國家,可能會減少其從中獲取被援助之機會。此外,若美國與中國大陸雙方展開貿易戰,在東協國家與兩國經貿往來甚密之背景下,既有的經貿互動關係可能會發生變化。 

對於川普新政可能帶來的正面與負面影響,東協各國大都採取中性、觀望態度面對之,具體作法包含主動積極回應美國的要求,逐步排除貿易障礙並增加對美國採購與投資加速開拓其他海外市場與東協內需市場之腳步,以降低對美國出口依賴風險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以加強吸引外人投資等。

最後就臺灣可能的影響來看,美國貿易保護措施下, 臺灣對美國之直接出口及間接出口皆可能受到不利影響,但對臺灣投資布局的影響則將視產業型態及投資動機而定。勞力密集產品仍然會以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國為主要生產基地新興產業則可能增加對美國投資。在亞太國家因應美國川普新政可能衍生的對臺影響方面,主要包括加劇「新南向政策」目標市場之競爭,CPTPP 完成對臺影響,及美國對陸企併購案採取更趨嚴格之審查標準,可能促使中國大陸擴大對臺挖角。

本研究歸納影響臺灣在亞太經貿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四

(1)美國貿易保護力道

(2)中國大陸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3)中美關係和諧程度

(4)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成效。其中對臺灣最有利的情況為美國降低貿易保護力道,並在印太地區扮演積極的角色,對中國大陸勢力形成制衡的同時,中美仍維持和諧發展,同時臺灣可以順利加入全球區域整合,如 CPTPP。

針對美國新政對臺灣可能影響,臺灣應採取以下因應對策,包括擴大對美採購鼓勵企業分散出口市場,降低臺灣對美國出口依賴分散海外生產據點,降低過度集中在對美貿易順差國家的風險協助臺商拓展中國大陸、東協、南亞等新興消費市場。

最後本研究綜整相關研究內容,提出「降低美國對我實施貿易保護措施之可能性」、「協助國內企業及海外臺商因應可能影響」、「積極參與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強化與歐、美、日在新技術及新興領域之合作」、「新南向政策精進作為」及「兩岸競合與因應策略」等六方面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