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印度與東協、韓、日、中洽簽FTA對我之影響與我因應策略之研究 

編號: PR1166A2

作者: 徐遵慈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10.12


摘要:

印度自經濟改革以來,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呈現穩定成長,並逐漸與世界各國主要國家發展出密切的經貿關係,同時積極推動與重要貿易夥伴及鄰近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或其他形式經貿合作機制。目前,印度已與南錐共同體(MERCOSUR)、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海灣國家合作理事會(GCC)等分別簽署或談判FTA。其中,我重要競爭對手國家日本、韓國、中國近年競相推動與印度各項合作關係,並積極推動簽署FTA,其大型企業亦積極在印度拓展市場與投資布局,發展值得我國重視。 

本研究將以文獻探討作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內容將包括:印度經濟發展的歷程與概況;印度FTA政策之發展,包括其推動FTA之政策目的、FTA政策之演進及現狀、FTA之主要內涵與經濟效益;印度與我主要競爭對手國家韓、日、中以及東協雙邊關係、FTA策略、主要內涵與影響;台灣與印度經貿發展、雙邊貿易、投資現狀之研析;我國主要因應策略等。 

檢視印度與東協、韓國、日本與中國等國推展自由貿易協定之階段與過程,《東協-印度貨品貿易協定》已於2010年1月1日生效,回顧談判過程,雙方主要歧見在於農產品的關稅調降可能影響其自身相關產業;《印度-韓國全面性經濟夥伴協定》亦於2010年1月1日生效,完整囊括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議題,有利於韓國汽車等產業及早布局印度市場,而印度的專業人才也可望赴韓工作;《印度-日本經濟夥伴協定》業於2010年10月底完成談判,將儘早於明(2011)年簽署實施,同樣包含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專章,預計也會有日本特有的官方發展援助議題;而印度與中國的FTA則於2008年完成了相關的聯合研究報告,後續進展則尚待觀察。 

觀察近年我國與印度的貿易表現,自2005年24.42億美元升至2009年近41.55億美元,同一期間印度於我國進出口貿易國排名則從第24名上升至第18名。另從投資表現來看,自2000年4月至2010年8月,我對印度投資金額為4,107萬美元(若包括第三地轉投資則估計約10億美元),占同期印度FDI總額0.03%,於其外人投資排名第40位。客觀來說,目前印度尚不屬於我主要經貿、投資國,因此,當務之急我應思考如何擴張我與印度間的貿易投資量,鼓勵我不同產業開拓此新興市場,累積我產業經營印度市場的經驗。 

為拓展台印度關係,本研究提出短期及中長期之因應政策建議,說明如下: 由於印度具有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特殊重要地位,在短期上我應1. 推動印度作為我分散及降低對中國大陸經濟倚賴的重點市場,提出有效吸引廠商重視印度市場之誘因機制與配套措施;2. 研擬在印度開發工業園區,以提供企業集體進駐投資之基地,並解決相關之物流、運輸等問題;3. 藉由台日友好關係,推動有利於雙方拓展印度市場的產業合作;4. 利用我與印度在產業上的互補特性,透過產業政策與投資策略,維持或擴大產業價值鏈之效益;5. 推動台、印雙方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有助年輕一輩從文化、語言、教育等事項更了解彼此,建立認同感。 

在中長期階段,有鑑於印度與其周邊國家、東亞強國逐漸建立密切的經貿合作機制,我可1. 以印度為拓展周邊市場的基地,作為廠商進入南亞、地中海、中東、歐盟國家等市場之橋樑;2. 在各類交流逐漸展現具體成果後,爭取印度與我簽署類似的經貿協定;3. 研擬協助印度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之可行性,使APEC領域從亞太地區擴及至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