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國物流服務業、配銷服務業拓展國際目標市場之貿易利益與貿易障礙之探討 

編號: PR1000B11

作者: 靖心慈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08.12


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析WTO主要會員國及我國具貿易利益之國家在物流配銷服務業進入市場之開放程度及限制,以及我國於WTO談判時,物流配銷服務業之談判策略探討。

首先,本研究團隊採用《全球商業環境》(The Doing Business)與《物流績效指數》(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 LPI)來檢視目前我國物流概況。依據世界銀行之《全球商業環境》報告,在全球181個國家商業環境評比方面,我國排名由2007年的第58名降為2008年的第61名,排名不僅落後於歐美先進國家,也比亞洲的新加坡、香港、日本、泰國和馬來西亞落後許多。依據《物流績效指數》報告,在150國家中,我國物流績效指數位居第21名。名次上我國不如歐元區、英國、美國、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但比中、馬、泰、印、菲都好。

根據本研究團隊研究分析顯示美、歐、日、港、星物流業之所以能蓬勃發展,除了其本身天然地理環境的優勢外,其人才訓練、基礎設施的建設及政策上的開放皆為發展物流業之助力。美、歐、日本身具有廣大的國內市場;港、星則以其優勢發展轉口服務。此外,上述五國於WTO中關於物流、配銷服務業方面的市場開放承諾遠較其他會員開放,基本上除模式四自然人移動不開放外,幾乎所有相關的業別與模式都作出部分開放,乃至於完全開放的承諾,惟技術性相關部門較保守少開放。

從服務業承諾表觀之,我國因為新入會之會員,承諾相對就開放的較多,因此可看出我國在物流與配銷服務上只有在貨物裝卸與倉儲之模式一不開放外,其餘都呈現完全開放不限制之狀態。從另一方面來看,SWOT的研究分析中顯示,我國物流服務(含配銷服務)之優勢,涵蓋了絕佳的地理位置、豐富的人才與完善的基礎設施,亦有相當的研發能力與通路結構,加上台商豐富的經驗與人脈,這都是我國主要具貿易利益之強項,應利用此優勢好好發揮。然而面對著國內物流業市場因我國產業外移導致貨源之萎縮、企業多為中小企業且語言能力不足等問題,再再都顯示出國際競爭力的欠缺。在此情況之下,我國應如何因應面對,為當前急需思考規劃之問題。

在研究團隊所選取之我國具有貿易利益國-中、馬、泰、印、菲五國中,從所呈現之物流與配銷服務概況可得知,除中國對於物流與配銷服務有較好之政策與開放程度外,其餘四國之物流與配銷服務仍有待加強。在中國方面,我國在中國具有貿易利益之項目為國際物流、國內物流與小型配銷業。在馬來西亞方面,我國在馬來西亞具有貿易利益之項目為國際物流。在泰國方面,我國在泰國具有貿易利益之項目為國際物流。在印尼方面,我國在印尼具有貿易利益之項目為國際物流。在菲律賓方面,我國在菲律賓具有貿易利益之項目為國際物流。

由於海運、物流、配銷彼此之間息息相關,所以政府應該整體研究國內主政機關和談判者之意見,利用現有的公務統計貿易資料,搭配僑委會、外貿協會蒐集對象國的台商和我國業者的意見,擬定我國有興趣的對象國。瞭解鎖定的對象國,與目前入會和杜哈新回合談判願意承諾市場開放的項目,並研究對手國外人投資限制項目和國內相關法規,以及可要求對象國開放和改善的項目,並將這些研究成果,提供前線談判人員策略上使用。

若以優先順序來看,除了納入國際組織相關評比外,也分析我國自身之優勢與機會,在語言與文化相通、豐富台商經驗的人脈、良好的研發能力與通路系統、未來物流需求增強,以及未來兩岸貿易熱絡下,本研究團隊仍然認為中國是我國未來排名第一位的要求對象國,第二、三、四與五順位則分別是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與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