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產業核心能耐與製造系統之研究 

編號: PR0923C

作者: 陳信宏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08.03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參考日本的「產品設計生產」理論,以及日本、英國、芬蘭與美國的製造業轉型策略,以探討台灣製造業發展的瓶頸與議題。 

目前,台灣製造業發展面臨著生產資源不足、代工模式、產業結構調整與市場推展等四大挑戰。同時,國際市場上存在著製造商品價格走低,原物料商品價格走高的趨勢,對於台灣這種依賴原物料商品進口,轉而出口製造商品的國家,容易形成貿易條件惡化的影響。就製造業內部來看,台灣中低科技產品之訂單較分散,存在多種市場區隔,也比較有出口單價指數提升,甚至貿易條件改善的空間。相對地,科技產業本身因創新速度快,具有「價格破壞效果」,如「摩爾定律」。再加上高科技產業的「模組化」、產業標準、與市場由少數品牌控制,引導全球生產網絡的形成,使得出口單價指數呈現持平的趨勢。從「產品設計生產」理論的分析觀點指出:台灣廠商擅長的「模組化」生產體系,潛存有「零件模組生產」與「製品組裝整合」雙邊之附加價值走低的危險。而且,台灣在全球生產/創新網絡所扮演的角色已逐漸被限縮在「重要零組件」,但不見得是「絕對關鍵零組件」的生產國。再加上「研發與製造在地點上脫鉤」的研發國際化趨勢,使得新興「模組型」產品之組裝或其相關零組件之生產,轉向中國或東南亞各國,例如任天堂的Wii、微軟的XBox,台灣將會面臨被「跳過」的問題(bypassed)。 

從日本代表性製品競爭力的案例研究顯示:「模組化」產品架構下,活用技術變革與創新產品概念,是維繫製造競爭力的重要策略;惟需避免陷入大量生產製造的競爭紅海。最後,策略性思考企業自身的製品、工程性質之定位,是否朝向「整合型」特性發展時,應該同步考量顧客端的製品、工程性質,以建構企業長期獲利能力。

另外,芬蘭、英國與美國的製造業發展也指引出「製造服務化」的發展方向。 

我們從「產品設計生產理論」衍生,並參考「倒微笑曲線」與「武士模式」,台灣或許可以從製造技術、製程安排、跨組織關係的角度切入,改變製造業原本的「模組型產品微笑曲線」樣態,進而尋求向上突破,切入到利基型「複雜產品系統」領域或供應鏈的機會。技術處的「傳統產業技術整合」計畫或許可以在「推動製造體系整體轉型的相關政策」上扮演著一定的角色。並配合製造系統改造,法人(學界)與業界之間的關係,應該應超越「一次性的」(once-and-for-all)技術移轉,建立長期的技術深化關係。而且,初步的改革點會牽涉到,部分技術權利金支持法人在特定領域持續研究,進而使法人與特定的地區之製造業者能夠形成類似日本所強調的「技術母體」關係。 

在產品主架構的脈絡下,發展基礎技術的運作方式也反映在英國的「連結BTIA計畫」中。該研發計畫著重於新穎與多樣化的先進技術之應用與整合,支援研究單位、製造業供應鏈以及最終使用者之間競爭前合作方案,其包含中小企業間之合作連結。這種推動方式明顯不同於目前台灣的「深耕計畫」由主要的法人負責執行再進行技術移轉的方式。 

另外,「產品設計生產理論」、日本的製造業轉型和回流經驗對於我國如何面對逐漸明顯的台商回流趨勢,也有所啟示。政府需要伴隨著改善回流台商的體質,促成回流台商與台灣現有產業聚落的整合等方面的政策。在「促產條例」落日後,經濟部相關單位可推動的新增直接補助措施之一。但是,參考日本的經驗以及德國Fraunhofers研究機構在Lean Production方面之在地化研發創新體系,顯然經濟部的政策應不只是過去的研發補助工具而已,而應搭配促成產業聚落整合的水平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