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台灣消費結構改變之影響與因應 

編號: PR0942

作者: 彭素玲

價格: 非賣品

出版日期: 2007.12


摘要:

民間消費是GDP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其占GDP之比重,約在67.62%(1961年)至47.71%(1987年)間。民間消費對經濟成長率之貢獻,也為國內經濟成長之主要支撐。在IMD「200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指標群中,台灣之家戶消費支出佔GDP比重,評比為全球第18名(總排名為第18),領先香港的第27名(總排名第3)、韓國之40名(總排名第29)及新加坡的52名(總排名第2),居亞洲四龍之首,顯見台灣之民間消費能力相較於其他國家仍極具潛力。

惟自2002至2006年間,台灣民間消費實質成長平均2.51%,低於同期間經濟成長率4.60%;甚且2006年經濟成長成長率與民間消費成長之差距擴大至3.22個百分點,連續5年之消費成長率低於經濟成長率,亦突顯民間消費之成長動能似已逐漸失溫。

為明瞭並探索台灣近期消費成長動能趨緩的原因與可能影響,本研究首先由文獻回顧並配合台灣總體時間數列資料以及家計收支調查資料,分別以總體資料與個體資料為基礎,分析民間消費趨勢變動與特性。並利用實證方法配合實證模型,驗證相關假說,以確實掌握未來消費的變動趨勢。

首先,就總體時間數列資料分析方面,主要探討之假說包括:(1)台灣民間消費及其組成之趨勢是否有結構轉變?(2)人口年齡結構(少子化、老齡化)、M型社會(所得分配)以及或因台商對外投資(產業外移)或因產業升級造成產業結構改變,是否對台灣消費結構轉變造成影響?根據實證結果顯示,台灣消費及其組成多存在有結構轉型,轉型分段點多落於1989年左右。僅部分消費組成,如租金水費、家庭管理以及娛樂及文化消費、其他消費等占總消費比率等因無充分證據,無法判定其是否結構轉型。由於台灣於1987年解嚴,放寬外匯管制;1988年開放大陸探親,而科技產業亦於此時開始蓬勃發展,故而估計之分段點落於1989年前後,應為合理。

有關人口年齡結構、所得分配、產業結構以及產業外移等因素對於台灣民間消費結構有無影響。實證結果發現人口結構相關變數(以幼年依賴比、老年依賴比表示),對各類民間消費之影響,除衣著服飾消費占總消費估計式無影響外,其餘估計式皆受人口年齡結構影響。

至於M型社會-所得分配變數(以GINI係數表示),包括總消費支出、飲料消費、菸絲及捲煙消費、家庭設備運輸通訊消費等估計式呈現顯著。而產業結構變數,僅於飲料消費占總消費比率以及衣著服飾消費占總消費比率兩估計不具顯著影響,其餘估計式都呈顯著影響。產業外移變數(以45-64歲勞動參與率、中高齡失業率表示),僅有食品消費占總消費比率、菸絲捲煙消費占總消費比率、燃料燈光消費占總消費比率以及家庭管理消費占總消費比率估計式,不受產業外移代理變數影響。若觀察上述消費品項,可發現上述消費內容,多為台灣產業外移相對較低之產業或不受產業外移影響之商品。
而就個體基礎之家計收支資料言,由於各項民間消費支出之分配不符合常態分配,在此以分量歸模型進行實證估計。實證結果發現,年齡結構(少子化、老齡化),所得分配以及產業結構(在此以戶長就業結構表示)對各項消費支出確有顯著影響。至於所得分配變數方面,低所得家戶佔總家戶比重愈多,將不利消費支出擴張,但若高所得家戶比重愈高,則有利於消費支出擴張。在產業結構方面,隨著工業、知識型服務業與非知識型服務業就業人數比重愈高,對消費支出有正面助益。

為模擬分析人口年齡結構(少子化、老齡化)、所得分配以及產業結構停整等對國內之衝擊與影響。本研究參考經建會(2007)資料,根據2015年台灣各年齡之人口推估數以及經濟發展願景,以及所得分配惡化假設,設定相關變數模擬值。透過分量歸估計、預測並帶入產業關聯模型。發現上述因素對最終消費之影響,以產業結構變動因素之影響最大,其將使最終需求金額增加12,057百萬元。至於人口年齡結構變動趨勢因素,將使最終需求減少10,870百萬元。所得分配改變,將使最終需求金額減少3,170百萬元,若合計此三大因素對台灣消費之影響,則將使產業最終需求金額減少1,983百萬元。

若透過產業關聯分析,並以產業關聯矩陣(I-A)-1之結果為比較基準,估算最終需求變動之產業關聯效果,則仍以產業結構轉變之波及效果最大,其將使產業產值增加27,261百萬元。少子化與老齡化的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將使產值減少27,601百萬元。至於M型社會的所得分配,對產業產值之影響,將使產值減少7,535百萬元。若合計此三項因素,則台灣產業產值變化將減少1,983百萬元,變動率為-0.03%。若以附加價值變動計算,產業結構附加價值變動為最多,金額為12,004百萬元;少子化與老齡化的人口結構變動之影響則分別為減少10,804百萬元;M型社會的所得分配趨勢下,附加價值將減少3,156百萬元。合計人口年齡變化、M型所得分配與產業結構變化趨勢三項因素,則產業附加價值變動,將減少1,957百萬元,變動率為-0.02%。
有關本研究針對台灣民間消費成長動力不足之政策建議,可歸納為長、短期人口年齡結構,所得分配以及產業結構與外移等因素,茲分述如下:

一、 人口結構方面:

以本研究之模擬結果發現,人口年齡趨勢呈現少子化與老齡化,若以161部門產值變化觀察,將以醫療保健服務產值增加2,007百萬元最高、醫療藥品產值增加1,054百萬元居次、保險產值增加572百萬元位居第三順位,其它部門產值增額則在1~35百萬元間。顯示上述產業在人口年齡結構成此趨勢下,具有較佳的發展前景。至於產值減少較多者,依序為教育訓練服務(-2,335百萬元)、汽車(-1,793百萬元)、金融(-1,153百萬元)等。有關因應人口年齡結構改變之長、短期政策建議說明於下:

(一).短期政策建議:
1.開放移民甚或外籍工作人士來台
雖然移民政策等可能遭遇有文化認同社會價值等問題,但仍應以學校、社會教育方式使其自然融入社會與族群,展現台灣社會之包容力。
2.刺激並提振台灣觀光產業之發展
目前最興盛之行銷手法者為Medical Tourism,即發展國際醫療服務。由於台灣具備成本、價格競爭優勢,擁有國際級先進醫療科技儀器,且台灣能提供一站化的整合醫療服務,以及兼具中、西醫養身醫學專業,對此,台灣具有相當的國際競爭力。
3.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
根據交通部統計,2006年台灣觀光外匯收入約51.36億美元,佔GDP比例1.41%。而據世界觀光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WTO)估計至2010年全球觀光旅遊總人次將達15.61億人次,產值將由1995年之565百萬美元增加至2010年的1,006百萬美元。其中大陸於2006年之出境人數逾3400萬人次,已為全球第2大觀光人口輸出國。雖然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政策,於台灣之看法,呈現正、反兩極,較難整合,不過此一建議,應仍具有相當之可行性。
(二).長期政策建議:持續推動生育、養育及老年照護等有諸多政策。
二、 所得分配方面:
若以本研究之實證模擬結果發現,所得分配趨勢呈朝向M型發展,以161部門產值變化觀察,將對所有產業產值產生緊縮效果。其中產業之產值減少在200百萬新台幣以上者,依序為教育訓練服務(-524百萬元)、金融(-283百萬元)、半導體(-232百萬元)、娛樂文化服務(-219百萬元)等。有關因應所得分配結構改變之長、短期政策建議說明於下:
(一).短期政策建議:
1.降稅、縮小貧富差距,維持消費的動能
多數國家多以降低企業稅及個人所得稅,平衡所得差距及安定國民老年退休後的生活保障,以維持消費的動能。而為彌補減稅及公共支出增加所造成的財政赤字,日本及新加坡以提升消費稅,彌補財政缺口。此外,為保障新貧階級之生活必需,並增提升人民誠實納稅意願,提高免稅額措施,可為台灣政策考慮之方向。
2.依家戶實質可支配所得水準不同,課不同的稅率
參考日本「所得稅控除制度」,依家戶實質可支配所得水準不同,課不同的稅率,以維持低所得者基本生活水平。
3.實施兩極化的行銷策略
對中上階層所得族群採行「奢華主義」,對中下階層所得族群採行「新奢華主義」,即瞄準中低所得階層消費群族,提供價格中下階層,感覺中上階層之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二).長期政策建議:
1.持續推動相關社會福利措施
2.積極制定振興地區產業政策,以平衡城鄉差距,帶動經濟成長
三、 產業結構方面:
若以本研究之實證模擬結果發現,產業結構改變,以161部門產值變化觀察,將對所有產業產值產生擴大效果。產業產值增加最多者,依序為住宅服務(2,348百萬元)、金融(1,043百萬元)、餐飲服務(871百萬元)、石油煉製品(785百萬元)、能源礦產(728百萬元)、教育訓練服務(710百萬元)等。有關因應所得產業結構改變之長、短期政策建議說明於下:
(一).短期政策建議:
1.營造優質的產業環境,以吸引產業回台投資。
2.加速恢復台灣經濟動能。包括如:(1).政府政策的一致性;(2).塑造優質環境,提振投資、消費信心。(3).建立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之調和機制。(4).短期擴大吸引海外觀光客,擴大內需。(5).中長期兼顧內需與出口。
(二).長期政策建議:
1.選擇具發展潛力優質的銀髮族照護產業:在銀髮族市場主要發展的方針為醫療保健與照護、生技保健產業、網路商機(如宅配、電視購物、網路購物等流通趨勢)、休閒旅遊(如Long Stay、國際醫療旅遊等)、養生住宅、美容保養及寂寞陪伴等。
2.亟力扶植具發展潛力的產業:分析時代趨勢與消費者之消費模式的變遷,以消費者角度思考,開發具發展潛力的產業迫切需要之技術。
3.推動製造/服務雙引擎經濟體的發展:加速推動製造業的ICT平台,以發展製造服務業,進而提升製造業附加價值。
4.運用E化技術,提供服務模式加值外銷:以產業跨領域整合,以開創產業的附加價值,提供服務模式加值外銷,並滿足消費者一次購足的需求。
5.引導產業結構轉型或升級:如何將高科技產業技術導入消費市場,如醫療保健、照護市場等、金融便捷化等,將成為未來科技之主流趨勢。
6.積極培育產業需要之人才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