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共門戶開放後貿易政策之演變 : 1979~1986 

編號: EP0113

作者: 張佩珍

價格: 已絕版

出版日期: 1988.01

圖片檔

摘要:

中共自從1979年採取門戶開放政策以來,貿易政策與匯率政策遂成為其發展策略之重要工具之一。大體而言,中共之外貿與匯率政策仍難脫離第二次大戰後落後發展中國家之發展模型窠臼,即其主要課題仍在於如何解決外匯短缺的困境。依本文分析,中共貿易政策之變化,呈一緊一放交替性的變化,其中關鍵在於外匯存底之豐裕或短缺。而與外貿政策階段性變化同步的「地方分權──中央集權」的爭執(Decentralization vs, Recentralization)亦加深了各階段之對比。根據作者的分析指出,中共1979年以後的貿易政策可分四個階段觀察:第一階段,自1979至1980年底,屬中共初臨門戶開放,為第一個政策放鬆階段;第二個階段,自1981至1982年底,屬政策控制緊張時期;第三個階段,自1983至1984年底,再度放鬆政策;第四階段,自1985年初以後,再度緊縮政策。所謂緊張或放鬆之外貿政策,大抵上,反映在行政指令之控制(如禁止進口)、外匯資源分配之控制、輸出入許可證之控制、關稅及其它附加稅、及其它差別待遇(Discrimination),(如出口退稅、出口補貼、出口優惠貸款)等。其中行政指令的功效最大,外匯分配及許可證的功效次之,而關稅及其他附加稅的功能似乎不大。故可說數量(Quantity)方面的控制的重要性仍高於價格( price)方面的控制。此正反映中共「統制經濟」的特色,即其較「市場經濟」體系國家更能「伸縮自如」且「即時有效」地控制外貿進出口及其相關之經濟活動。

然而,中共貿易政策之左右搖擺不定,將嚴重影響其企業投資環境,故其開放政策誠然面臨「兩難」(dilemma)之困境。析言之,開放與分權化的速度與程度是關鍵問題,也是保守派與改革派紛爭迭起的爭論癥結。

截至目前為止,中共尚無嚴重外匯危機,1984年末興起的進口狂潮,也逐漸平靜。外匯存底於\1986年第二季起逐漸穩定。故就近年之貿易政策觀察,中共所對外聲明的「門戶開放」政策雖然可能在外匯短缺時起些微變化,但可預測的是其在「進口代替」政策與「出口擴張」兩政策選擇之間,仍以傾向後者的成份較大。因而,中共若仍採出口擴張政策,必伴隨大量進口品湧入,長期而言,其外匯瓶頸須待出口產業生產力之迅速提昇以突破;短期而言,出口產業在尚未迅速調整之前,必須大膽地引進外資(包括直接投資與向外借款)來緩和過渡時期的外匯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