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台灣和大陸在美國紡織品市場之出口競爭分析 

編號: EP0096

作者: 靖心慈

價格: 已絕版

出版日期: 1986.10

圖片檔

摘要:

美國紡織品巿場是臺灣最重要的出口巿場,近幾年來由於大陸紡織業也著手大力拓展此巿場,於是雙方就產生了激烈的競爭。 

1985年美國紡織品進口來源,就金額論,臺灣位居第二,而大陸位居第四,雙方金額差距約為十一億美元。但就紡織品貿易協定來看,臺灣在限制進口種類和數量上是較大陸不利的。就美國保護紡織品的角度來看,任金斯和塞蒙德法案所帶動的一連串紡織品保護措施,對臺灣和大陸紡織品輸美均有不利的影響。 

臺灣和大陸紡織品出口競爭能力,可從紡織業生產力、紡織業生產會計成本和其他影響因素三方面來看,在紡織業生產力方面,臺灣大約是大陸的一到三倍;在紡織業生產會計成本方面,臺灣大致高於大陸,其中工資率一項,臺灣是大陸的 6.3倍;在其他影響因素方面,匯率和利率兩項因素是對大陸有利的,而關稅稅率、享受優惠關稅制度和適應出口市場需要的能力三項因素是對臺灣有利的。 

以美國海關關稅稅則(Tariff Schedules of the United States 即TSUS)三位數分類資料,用相對出口績效指數計算,臺灣和大陸各項出口紡織品的比較利益,然後比較雙方具有不同程度比較利益的產品,可推論出臺灣和大陸可能競爭最激烈的紡織品有五項(分別是 320、323、326、366、389),競爭次激烈的紡織品有六項(分別是329、365、378、379、383、386),競爭較弱但逐漸在增強的紡織品有十一項(分別是 322、328、331、374、385、321、363、370、300、325、335),以上共22項,是臺灣和大陸可能競爭的項目。 

以TSUS五位數分類資料,用巿場佔有率來分析,臺灣和大陸在美國紡織品巿場的競爭情形。首先從 892項產品中,選出雙方共同出口金額超過十萬美金的136項產品;其次定義產品的競爭強度,從而分析得知 136項紡織品中,最強烈競爭的項目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由1982年的39項增為1985年的60項,顯示出臺灣和大陸在美國紡織品市場競爭情況愈來愈厲害,其中以衣著服飾品中的379和383兩類最為嚴重。最後由1982年到1985年紡織品競爭強度變化的資料,可預測除了已經競爭激烈的 60項以外,有 13項在 1986年可能會競爭的更激烈,分別是30768、32020、33595、33662、36330、37008、37810、37860、37949、37996、38392、38650和38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