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後ECFA企業挑戰/兩岸多點試點 強化合作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兩岸經濟協議(ECFA)明年生效後,立即性的經濟效益有限,但長期來看,ECFA後續效應相當驚人,可望帶動台灣經濟大幅成長,吸引更多外商來台投資。

 

他並建議,未來兩岸企業應加強互補合作,以創造互利雙贏的新成長模式。

 

  台灣企業重建協會、台大金融研究中心舉辦「企業重建高階研習營-後ECFA時期企業重建的機會與挑戰」,王健全應邀演講「後ECFA時代兩岸合作新模式及其挑戰」。

 

  王健全指出,ECFA將於明年生效,據估計,我方貨品貿易早收清單僅占GDP的0.4%,經濟效益相當有限,ECFA效應短期恐無法充分發酵;但ECFA的效益是長期的,將成為未來台灣經濟轉型新契機。

 

  王健全也分析兩岸經濟優劣勢指出,大陸的市場大、中產階級逐漸興起,但商品化、工業設計能力及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都較差,加上大陸國有企業多,導致私有企業能量不足,這些都是台灣產業切入大陸市場的機會。

 

  他說,大陸從製造出口轉為擴大內需市場,將有利服務業及傳統產業升級與擴大規模,台灣服務業發展得早、商業模式佳,服務業占總就業人口約六成,過去因台灣市場小,不利服務業升級轉型,導致人力市場供過於求、高階低用,進而形成所得水準及失業率問題。

 

  王健全說,台灣產業應緊緊抓住ECFA帶來的契機,積極進軍大陸市場,並發展高附加價值的行銷及品牌等;兩岸產業應加強合作以發揮互補綜效,合作方式可採「多點試點」,即雙方先選擇一、二個新興領域產業,如生技、綠能、電動車、電子書及雲端運算等,由兩岸政府提供誘因,促成雙方企業透過大型計畫合作。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