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經院:大陸潛規則 應透明化監督

  緊隨在ECFA通過立法院表決之後,中華經濟研究院提出下一波的ECFA早收清單談判項目,建議政府關注金融產業因此所面臨的機會、風險,以及因應之道,特別是中國大陸無法言明的「潛規則」,都應在談判過程,以文字化達到透明監督管理目的。

 

  中經院強調,無論雙方市場如何開放,雙方金融業都不可能取代對方在當地的角色,主因是金融業為本土化非常強的產業,台資銀行、證券業及保險業,可以善用此一絕佳良機,擴大市場及可能的獲利來源,但也不能放棄本地客戶的各項服務升級。

 

  對於新一波的兩岸金融業談判,中經院在甫出版的政策白皮書中指出,政府應致力於說服對岸加大對台金融開放的力道,包括台資銀行承作人民幣業務,證券業務經營A股經紀業務,期貨業可自營、諮詢顧問和代操,在中國市場廣大的前題下,對台資金融業提供特殊優惠,並不會對當地業者造成負擔。

 

  此外,集結各銀行風控資訊的聯徵中心,中經院認為,此系統為封閉性,目前除非銀行成員提出申請,否則不能使用或進入該系統進行徵信,此限制在兩岸談判過程,要非常明確地落實,以防止未來外銀或陸銀不當引用我方機密資訊,錯誤作為海外授信或競爭客戶之用。

 

 

資料來源:2010-08-21 01:27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