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國際大變局下的台灣出路

  中評智庫基金會日前與台灣國際戰略學會邀請專家學者,共同在台北舉辦論壇,深入評論、分析國際政經環境的變化對台灣的深刻影響,包括當前中美博弈和國際金融能源危機(風險)等對台灣的影響,以及台灣應有的立場與選擇。

  論壇由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主持;評論員有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包宗和,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淡江大學外交系助理教授廖雨詩。

  與會者認為,這些年來,世界地緣政治、經濟格局和生存發展環境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如何評析這些變化對台灣的深刻影響並作出正確的選擇,是至為重要的生存發展問題;台灣應該有足夠的政治經濟敏感性,並作出正確的選擇,避免戰略誤判,處理好兩岸關係尤其重要。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表示,在國際大變局下台灣未來是往西走,還是往東走,或者是兩邊一起走,充滿變數;當然也有主張往南走或往北走,從以前李登輝時代主張的南向政策,到蔡英文的新南向,綠營一直認為台灣的出路應該是往南走,但這麼久了,南向還是走不通,向北走也很尷尬,台灣到底該往東西南北向那個方向走,已經變得有一點迷茫。

  王崑義強調,台灣正面臨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如果處理與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尤其重要,對中國大陸近期展現的台海「戰備警巡」的意涵與影響,要有準確的判斷。

  王崑義認為,台灣的出路問題其實就兩個:一是地緣戰略問題,在東西橋樑跟南北縱橫的狀態之下,到底是要往北看、往南看、往西看、還是往東看,在迷霧中尋閃凖自己的戰略位置;二是技術問題,台灣怎麼樣保有半導體的優勢是一個關鍵。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包宗和認為,現在國際政經環境的變化還未達到冷戰時期的氛圍,但是很多方面已經相當接近,有形成新冷戰的隱憂,台灣正處於危險和尷尬的境地,但敏感性顯然不足,存在多個盲點,無法應對危機。

  包宗和表示,台灣在安全上一向依靠美國,且因為現在跟中國大陸的關係非常差,在安全上更依賴美國,但是在經貿利益方面還是要靠中國大陸,如果沒有大陸市場,台灣就不是出超,經濟會出大問題。

  包宗和強調,台灣現在一面倒向美國,對大陸「抗中」而非「和中」,在這種狀況之下很難採取避險政策,也即很難在美中之間採取一個比較平衡的策略。包宗和也說,台灣還有一個問題是,被意識形態捆綁,現在台灣的大陸政策相當大的程度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以致有些該做的事情不做,不該做的事情卻做了。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認為,保護主義掀起和擴大是近幾年發生的一個非常大的變化。近幾年一系列國際重大事件,包括中美博弈、俄烏衝突等,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國際經貿環境的改變,及供應鏈的變革,對台灣有機遇與有挑戰,台灣受惠於美中對抗的情況正在發生一些變化,尤其是佩洛西訪台及大陸環台軍演後,台灣之前承受的系列好處出現大的轉變,供應鏈的變化與斷鏈風險對整個企業界發出了非常大的警訊。

  徐遵慈說,對許多台灣企業來說,現在必須花費更大的資源進行全球佈局,比如很多企業被迫要到拉丁美洲,甚至被迫要到非洲、到南亞去佈局,對於台商是一個比較吃力的調整。過去這段時間,很多大型企業很辛苦,中小型的企業也很辛苦,尤其是台灣的政治環境其實是沒有相關的網路或者是一些協助可以提供給廠商,這是對於廠商比較艱苦的地方。所以廠商的海外佈局越來越重要,但是對於廠商來講,是非常大的成本負擔。

  徐遵慈說,不管是馬政府、蔡政府或是更早的陳水扁等等,都知道台灣經濟結構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多元化。但是過去這幾年,台灣對單一產業的依賴越來越高,尤其是半導體,一方面說它是「護國神山」,但是另一方面,過去幾年又因為半導體的全球市場需求大增,半導體是台灣的GDP跟台灣的出口,以及台灣內部投資,能夠持續增加的非常關鍵的因素,導致台灣們現在對半導體的依賴更深。對於半導體以外的產業,現在雖然有一些看起來是冒出頭新興產業,不管是AI或者是生技等等,但其重要性與未來的發展還是很大的問號。

  徐遵慈說,過去這些年到現在,一些舊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台灣的產業發展過度集中,然後水電五缺的問題,還有中小企業的發展,完全沒有辦法跟上國際化腳步的問題;舊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又不斷出現,包括區域組織、區域經濟整合,台灣還是沒有辦法參加CPTPP。

  淡江大學外交系助理教授廖雨詩表示,雖然有些人認為台灣不應該在中美之間「選邊站」,而應該像新加坡那樣在美中之間保持平衡才可以「避險」,但認為台灣沒有平衡的條件。

  在經濟上,廖雨詩認為,美國逐漸想與中國在經貿上脫鉤是確定的,而大家比較擔心的是歐盟會不會跟進,看起來歐洲好像想要走折衷路線;馮德萊恩在訪問中國的時候,特別強調台海的和平與穩定,因為歐洲對中國的經貿也想降低風險,也想把雞蛋放在更多的籃子裡面。但台灣必須思考的是,能不能像歐洲那樣走折衷路線?台灣有多少折衷的條件?

  至於台灣的「盲點」,廖雨詩不覺得台灣多數的民眾有政治認同的嚴重混淆狀況,但在「外交」上確實有一些盲。台灣在「外交」上過去重量不重質,近年來失去了幾個「邦交」國,台灣是不是可以開始思考做一些轉變?與其在盟友的數量上過度重視,不如在質方面加強,特別是「外交」領域不僅止於正式「邦交」與否。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認為,對於全球政經情勢的巨大變化與影響,台灣的精英階層,不管是什麼顏色,敏感度是高的,大家都知道問題在哪裡,也知道風險在什麼位置,可是這些精英的認知有沒有辦法傳達到一般的民眾、讓普通的民眾同樣感受到這個敏感度就不一定了。

  黃介正表示,對於中美戰略博弈對台灣的影響,大家基本都知道,中美兩個大國對台灣的命運有直接的影響,台灣跳不開也逃不走,台灣必須面對兩強競爭。但問題是,台灣對於中美兩強的認知夠不夠?如果瞭解不夠,判斷就容易有失誤,包括政策選擇在內。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對大陸有更好的認知,如果只知堅壁清野築高牆、斷絕溝通、弱化瞭解,是很危險的。因此,至少兩岸的智庫要有接觸,不然的話就容易判斷錯誤。

  黃介正說,美國也發生同樣的問題,美國因為擔心國安,所以很多富於與中國大陸交往經驗的人,反而變成了安全單位比較在意的人士,或者是知識份子想要做比較持平的判斷,或者是分析的時候,導致了自己在工作上政治上受到干擾。黃介正說,我們現在還好,不用太擔心,但比較擔心正常世代交替以後的下一批決策者身邊的顧問群中,對於中國大陸到底瞭解多少?台灣和美國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資料來源:中時新聞網/言論/中評論壇 2023-04-27  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