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顏慧欣:《名家觀點》全力衝刺CPTPP的關鍵兩年

  在英國完成談判篤定成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生效後第一個新成員,接下來CPTPP成員已無法迴避須面對的問題,就是處理兩岸及厄瓜多、哥斯大黎加與烏拉圭之申請案。未來兩年,將是台灣奮力衝刺爭取入會的關鍵。雖然國際政治挑戰艱鉅,但在近年新情勢發展下,台灣入會的空間出現更多機會,至於國內準備程度,也會影響良機最後能掌握還是流逝的關鍵。

  按照CPTPP審理新申請國的程序,台灣下一個關鍵步驟,是現有成員國是否能達成共識,成立正式啟動談判的「工作小組」;唯有在工作小組成立後,才代表正式啟動加入的諮商程序,後續談判程序才會逐步展開。參考英國經驗,其於2021年2月遞出申請書,直到今年4月談判結果完成,前後歷經約兩年時間。

  眾所周知,台灣的挑戰高於英國。由於中國大陸也在2021年正式申請加入,因此第一關能否成立工作小組,立即就遇到兩岸政治問題。近期外媒報導,大陸似在遊說CPTPP各國,對於後續程序應採「先到先審」的原則,因為大陸是目前所有待議申請案中最早提出的國家,則所謂「先到先審」也就是「中國先行」作法。

  這個建議看似有合理性,但問題在於各界都研判大陸經貿體制及開放程度與CPTPP落差很大,特別是零關稅承諾常要求15年到20年的調適期,以及在網路服務開放、國營事業及產業補貼等都有明顯法規差距。在英國都需要花費兩年談判的情況下,就算大陸有真切的開放決心,也可能需要五至十年進行談判,況且大陸與澳洲、日本及加拿大尚有雙邊經貿爭議,因而「中國先行」的做法,預期會嚴重阻礙CPTPP擴大新成員的速度。

  因此也有論者指出,應採「由準備程度決定」原則。這個建議是國際間常見的做法,對加速CPTPP擴大成員的目標而言也是合理。但此一做法就會出現「先台後中」的複雜情境,也就是台灣可能先於大陸成立工作小組。無論國際環境如何變化,各國如何友台,「先台後中」對CPTPP成員仍有極大的壓力,也有反而可能發生兩岸申請案都被擱置的最壞結果。

  對台灣及CPTPP最有利的可能的做法,可能是不針對現階段每個申請國成立個別的工作小組,而是對於所有新申請者,通過成立一個大型的共同工作小組,再依申請者分組同步開始進入提交承諾及談判階段。

  第二個奮力衝刺的面向,當然是台灣的開放程度;展現愈充分的準備與高度的開放決心,也才能增加各國突破政治限制來支持台灣的意願。英國進行CPTPP談判時,已與八成以上CPTPP國家簽有個別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加、智、日、墨、秘、星、越、澳、紐),但仍花了一年多談判,顯示出CPTPP成員不願給英國太多通融,例如日本堅持英國應接受所有CPTPP義務不能有例外,加拿大也堅持英國應完全比照歐盟開放加拿大牛肉。

  按此觀察,台灣在市場開放談判的準備上,不能自我滿足。過去我國對CPTPP的準備以法規制度檢視與修法為主,至於降低貨品關稅、服務業與投資的進一步自由化議題,或已有沙盤推演,但是農業及部分工業是否已準備好完全移除關稅的影響?專業服務業是否已準備開放法人型態的經營?宜盡快盤點並進行溝通。總之,今年CPTPP輪值主席為紐西蘭,明年為加拿大,都是對台灣友善且有捍衛民主價值意願的國家,台灣要奮力一擊,全力衝刺爭取入會。

 

作者:顏慧欣/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A4版/焦點/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