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淳:《名人TALKS》兩岸經貿互動經驗 是全球化的水晶球

  全球化及自由貿易是否如張忠謀先生所言「接近死亡」,引發很多討論。西方國家近年出現的經貿政策「台灣化」,使得兩岸經貿往來經驗成為洞悉研判全球化未來的重要參考。

  全球化的核心概念,在描述世界各國在貿易、生產、科技、人員及文化等領域的往來整合日漸密切,產生的相互依賴關係的過程。人類歷史上全球化不只一次,但讓張先生感慨的對象,則可以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作為起點直到今日。九○年代中國以改革開放回應西方國家因天安門事件的制裁,開始走向世界,先成為台灣製造業的新腹地,二○○一年加入世貿組織(WTO)後更開啟西方走向中國的新局面。

  兩岸經濟往來是當前全球化的最佳縮影。卅餘年來,全球化創造了兩岸在經貿上日趨密切的往來,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投資生產據點,以及密集的跨境資金與交通流量。「美中台」黃金三角結構,奠定了全球資通訊商品及智慧型手機低價化、普及化的基礎,形成美企、台商、中國、消費者及數位化世界五贏的結果。如今黃金三角拆夥壓力倍增,難怪張先生感到惆悵。

當時各國也競相祭出各種政策工具來促成擴大全球化的效益。廿年前兩岸進行體制重大調整,加入WTO,以及後來各國積極洽簽FTA自由化協定,都是移除關稅及投資障礙、改善不合理法規等貿易及投資自由化作為,以加速全球化的最佳例證。

  另一方面,兩岸經濟往來一向存在的開或關及安全風險的爭議,也是當前全球化困境的徵兆。過去無論是「戒急用忍」及「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目的都在於管理經濟整合方向及速度,以避免過度依賴導致政治風險。兩岸ECFA及後續協議在台灣引發的「經濟往來創造和平還是威脅安全」,以及是否存在「相互依賴武器化」(Weaponizing interdependence)風險的辯論,也成為俄國入侵烏克蘭後歐洲反思的重點。對於半導體,在兩千年初期開放赴大陸投資後,即便在積極推動解除各類經濟限制的馬政府任內,也未鬆綁對技術層級、科技移轉及資本移動的限制。當時引起不同意見的管理,現在反成為台廠在面對美國各種出口管制,衝擊低於南韓的疫苗。

  歸納而言,兩岸經濟互動的歷史有雙重意義,第一是當前全球化各方多贏的見證,第二也反映出各國「相互依賴」下無法避免的利益及威脅相互拉扯的緊張關係。因而隨著中國國力及野心持續增強,使得近年西方國家在對中經濟上出現了「台灣化」的趨勢。過去一年各國智庫來台交流,常見問題之一就是台灣過去兩岸經貿管理機制的經驗。不止美國的各類政策管制舉措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為指引,歐盟執委會及德國的「面對中國不再天真」立場,也反映出「戒急用忍」的精神。台灣不是先知,只是兩岸規模失衡距離接近,政治上始終有歧見,導致我們的安全曝險一直比各國更強,經濟韌性的脆弱度比各國更高,因此始終無法安心的只追求經濟利益。

  由此以觀,兩岸經貿或許也能對全球化的未來走向提供一些線索。兩岸政治急凍,不過去年中國大陸仍是台灣最大投資地,然而占比已經是二○一二年最高峰時的腰斬再腰斬;以半導體為主的貿易雖然持續在高峰,但隨著中國半導體國產化加速,應該也會開始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對美國東協的出口及投資。同時三不五時會有以奇怪理由停止交流、貿易的插曲。按此脈絡,「台灣化」的全球化競爭會加劇,卻不會切斷與中國的互動,只是重要性會下降、重點會移轉。這個改變是走向成熟還是步入死亡,還很難論斷。

作者: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
資料來源:2022-12-21/聯合報/A8版/財經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