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正視兩岸農產貿易僵局的影響

  中國大陸日前以台灣廠商未完成註冊程序為理由,禁止台灣水產品、飲料及酒類的進口;這是自去年三月起,陸方以產品內含有害物質,暫停由台灣進口水果及漁產品,另一波大規模的進口限制措施。

  中國大陸每次禁止進口的原因都冠冕堂皇,但規定不明確,執行欠周延,更不乏政治操作因素。前次暫停進口後,台灣也提出科學證據證明產品已符合標準,但對岸並未回應。此次雖然中國大陸事先公布註冊流程,卻引起一些國家質疑,認為只針對進口產品,對國內產品並不適用,有違國際貿易規範。另外對台灣要求較其他國家更為嚴格,例如限用書面申請,及相關時程期限較短等,都是不公平的歧視待遇。

  中方對台灣的進口禁令,由前次石斑魚開始,觸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期收穫產品,此次又涵蓋更多ECFA早收項目,再度挑起ECFA的敏感神經。

  台灣目前普遍支持ECFA,主張不應輕言廢除。大陸官方也多次表明不會終止ECFA,卻是將更多早收產品納入進口限制範圍,此種類似「剝洋蔥」逐步侵蝕的方式,不但會降低ECFA貿易紅利,也顯示中國大陸不重視過去兩岸關係和緩下建立的重要基石,未來不排除會有更多ECFA早收產品受到影響。

  此次事件也突顯出兩岸欠缺溝通管道,陷入各持己見的僵局,若不尋求突破,台灣出口會繼續受阻;不但減損台灣業者利益,兩岸隔閡更為加深,形成雙輸的結果。

  由於兩岸官方管道不通,未來應考慮利用地方政府或是民間管道與對岸諮商,協助解決現階段的註冊問題,以期可以解除大陸對台灣的進口限制。

  在因應策略上,首先需全面檢討目前短線救急措施的適當性,特別是應揚棄直接收購再轉民間消費的方式。至於長遠之計,台灣農產品以內需市場為主,所以應對台灣農業有完善產銷規畫,評估目前產銷結構是否適當?品質管控是否落實?食安及檢疫標準是否能與國際接軌?

  另外基於農産品特性及地緣關係,中國大陸長期為台灣最重要農產品出口市場,有鑑於中國大陸限制進口措施頻繁,未來有可能會擴大範圍,為降低不確定性,必須分散市場。

  由於台灣農產品國際品牌形象不足,必須有縝密策略分散出口市場。各國對農業不但保護程度較高,近年來對食安及環保要求增加,檢驗標準也提高。在欠缺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加持下,台灣拓展外銷需克服高關稅及高標準的雙重門檻。所以目前補貼出口政策並不可行,而應掌握潛力國家的需求概況與檢驗準則;針對不同市場制定多元拓展方式,才能降低對大陸市場的依賴。

  目前台灣被對岸禁止進口的產品,主要集中在農產品及食品加工產品,雖然占國內產值比重不高,也非台灣對大陸出口主力產品,但以中小企業居多,影響層面廣,更攸關廣大人民生計,政府絶對不可以掉以輕心。

作者:劉大年/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2022-12-12 01:05 聯合報